令狐楚《年少行(四首選三)》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令狐楚
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
等閑飛鞚秋原上,獨向寒云試射聲。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第一首“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兩句是寫詩中主人公生于邊城,青少年時代就習慣于習武、奔馳騎射。驏(zhan)騎,指不配馬鞍的坐騎,只有騎技極高方能馭駛,他騎著沒有馬鞍的西域駿馬去獵取飛馳的野羊。只此兩句,便把一個活潑、剛強、粗獷、任性的少年的英武氣概活脫脫地表現出來了。“如今年老無筋力”是說至如今年事已高,精力已衰。流露出無限的惆悵和淡淡的傷懷。然而,真正的英雄即使到了暮年也毫不頹廢,壯心依然,“猶倚營門數雁行”便是此種心胸的寫照。
第二首詩整個是回憶往昔少年事,前兩句說明身世,后兩句是言志與行動結合。馳騁秋原,寒云試射,均是英氣勃發、志沖斗牛的表現,突出少年人壯懷激越,為國立功,求取功名,而苦練的情境。
第三首全詩是寫立功疆場的景象。頭兩句重在敘述,“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是說在秋日霜晨,兵士們騎著戰馬離開了咸陽城。咸陽為漢代古都,唐都長安的西面,今陜西咸陽市。出咸陽是帶著收回失地的使命,風塵仆仆去征戰。清晨,背上的弓箭在朝霞與白霜的掩映下發出了寒光。“霞明”與“照霜”兩詞,都帶有閃閃白光,給人鮮明而又英氣迫人的感覺。后兩句“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重在抒發豪情,“河湟地”是指湟水流域地區,在青海東部河西、隴右一帶,該地在“安史之亂”后被吐蕃侵占,此時尚未收回。這次戰斗任務就是要收回河湟本屬于中央王國的土地。詩中主人公發誓如果不能完成收復失地的任務,決不回頭再看一眼故鄉,讀后使人鼓舞。
從寫作手法上看,每首詩的前兩句多為述事,后兩句多為言志,在述事過程中詩人善于選擇典型的行動和裝束突出主人公性格的勇猛。“驏騎”、“射黃羊”表現出主人公的勇猛。“弓明”、“劍照”渲染主人公的精明。在言志時,既有慷慨陳詞的“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也有曲折含蓄的“猶倚營門數雁行”、“獨向寒云試射聲”,均表現出一種拼搏精神。這三首詩反映的是同一主題,除了“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是現實抒寫外,其他詩句皆為追憶。追憶而不傷感,可以說是一組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愛國主義詩篇,給人以強烈的鼓舞。
上一篇:李德裕《嶺南道中》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