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山西省·太原》古詩詞賞析大全
太原位于山西中部,為我國北方著名古城。歷史上最早建城是在周朝,因城在晉水之北,故稱晉陽,遺址在今太原西南15公里的古城營。那時周成王姬誦封其弟叔虞于汾水以西的唐國為侯,傳至叔虞的兒子燮父時,國勢日益強盛,改國號為晉,國都就在晉陽。唐國公李淵父子當年在此起兵,反隋,因此唐王朝建立后,晉陽被宣揚成出真龍?zhí)熳拥?“龍城”。至宋朝,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北漢,火燒晉陽,于太平興國七年,才在太原今址建城,取名并州。因此歷史上太原又有晉陽、并州的名稱。太原有不少名勝古跡,最著名的是懸甕山麓的古晉祠,以及烈石寒泉、雙塔凌霄、汾河晚渡等太原八景。
緬想封唐處,實維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詩名] 過晉陽宮 (全詩24句)
[作者] 李隆基,唐開元二十年 (732年)玄宗來到太原巡視,他緬懷唐朝建國初年的艱難,居安思危,寫下了此五言長詩。
[注釋] ●晉陽宮:在唐晉陽 (即今太原)城內,為東魏時建,系李淵起兵處。●緬想二句:想起當年唐叔虞這塊封地,就是唐朝建國的發(fā)源之處。●俯察二句:低頭看,是晉國的田野;抬頭望,這里屬于天上參宿的分野。(古代將天上星宿與地上區(qū)域相對應,劃分成若干分野,太原地區(qū)是參宿的分野)。●井邑二句:真龍從這市井城邑躍起,鳳凰曾在這城里飛翔。此處龍、鳳比喻唐朝的開國先祖。●林塘二句: 森林、池塘還是那樣豐澤,樓臺亭榭仍似當年的舊居。●永言二句:我永遠牢記祖先們開國功業(yè),把歌頌功德的碑,立在大街上 (唐玄宗這次來太原,親自寫了 《起義堂頌》碑文,紀念祖先起兵伐隋的功業(yè))。●長懷二句:我在庭院里感嘆漫步,深深懷念祖先籌劃起義的那些日子。●艱難二句: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怎能忘記,想離開這里,卻又實在徘徊難舍。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詩名] 太原早秋
[作者] 李白,唐開元二十三年 (735年),詩人應友人元演邀請,與之同到太原,秋季便寫了這首懷鄉(xiāng)之作。“霜威”、“云色”二句寫出了太原早秋氣候的特點。詩以景寫情,情景俱至。
[注釋] ●歲落:歲月流逝。●眾芳歇:花草凋零。●大火: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這顆星每年夏歷五月的黃昏出現在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開始向西下行,故稱“流火”。時當“大火流”,即時在七月之后。●塞:關塞,指長城。李白曾北游到雁門一帶關塞上,這時他想塞外應早就感到了寒霜的威力。●云色句: 云彩飄過黃河,也呈秋色。●故國: 家鄉(xiāng)。●汾水: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
秋日并州路,黃榆落照間。
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
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淚,烽火起云間。
[詩名] 并州路
[作者] 李宣遠,唐代人,德宗年間進士。
[注釋] ●黃榆:葉已發(fā)黃的榆樹。●落照:落日的光輝。●角:古代軍中號角。●征人: 守衛(wèi)邊疆的將士。●烽火:古代邊防筑有烽火臺,有敵情時舉火報警。
危事經非一,浮榮得見空。
白頭官舍里,今日又春風。
[詩名] 太原題廳壁
[作者] 裴度,字中立,山西聞喜人。唐憲宗時因率兵討平準、蔡藩鎮(zhèn)叛亂,封晉國公,加中書令。為人剛直,進賢斥奸,立朝30年。后因宦官擅權,力請罷職。開成二年又被任命為河東節(jié)度使兼太原尹。此詩便寫于此期間。
[注釋] ●危事句:危險的事已經過很多了。非一,就是不止一件、一次。●浮榮句:是裴度仕宦一生的概括,意思是榮華富貴如浮云,到頭來一場空。●白頭二句: 裴度在元和十四年 (820年) 曾任太原尹,后來被封晉國公,當中書令 (相當于宰相),而此時開成二年 (837年)又來到太原當太原尹,因而說“白頭”時“又春風”,這里有自嘲,更有感慨萬千之意。
行役我方倦,苦吟誰復聞?
戍樓春帶雪,邊角暮吹云。
極目無人跡,回頭送雁群。
如何遣公子,高臥醉醺醺。
[詩名] 并州道中
[作者] 杜牧,此詩是詩人少年時代行役至太原時所作。
[注釋] ●行役:因公旅行。●戍樓:駐軍守望的建筑物。●邊角:邊防地區(qū)的號角。●遣:排遣,消遣。●公子:作者自稱。●高臥:高枕而臥,即好好睡一覺。
游訪曾經駐馬看,竇犨遺像在林巒。
泉分石洞千條碧,人在玉壺六月 寒。
時雨欲來騰霧藹,微風初動漾波瀾。
個中欲置羊裘叟,絕勝當年七里灘。
[詩名] 游烈石
[作者] 李頻,字德新,睦州壽昌 (今浙江壽昌縣)人,唐大中八年進士,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等職。年輕時即有詩名。
[注釋] ●烈石:即烈石山,在太原北郊上蘭村。●竇犨遺像:上蘭村有竇大夫祠,祠中有竇大夫像。竇 字鳴犢,春秋時晉國大夫,后為趙簡子所殺。竇生前在狼孟(今山西陽曲縣)開渠利民,故死后人民立祠紀念他。●泉分句:烈石山下有清泉數眼,大小正側不一,故說泉分石洞。千條,言其多。●玉壺:玉做的壺,此指環(huán)境冰清玉潔。●騰霧藹:云氣蒸騰。●漾波瀾:烈石泉水匯成潭,微風一起,就蕩起波瀾。●個中: 此中,此地。●羊裘叟:指東漢隱士嚴光。嚴光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游學,交誼甚密。劉秀當了皇帝后,再三請他出仕,拜為諫議大夫,他堅不接受,隱居不出。后來有人看見一個老叟披羊皮大衣在灘頭垂釣,一打聽,正是嚴光。●七里灘: 又名七里瀨。相傳嚴光隱居于此。
出云雙塔立千尋,花崗輕搖鐘謦音。
興駕玉階舒望眼,翥紅飛翠滿城春。
[詩名] 太原雙塔寺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翥 (zhu,住): 鳥飛。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天柱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太湖》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