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點絳唇》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在北宋燦爛的文化星漢中,蘇軾的詞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英雄氣概,也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清婉雅麗。這首《點絳唇》便是一曲婉轉情深的愛情之作。寫的是一位男子對意中人纏綿而執(zhí)著的懷戀。
詞的上闋,起句詞人以如畫之筆點染了一片花紅柳綠的大好春色。在那里,艷麗的紅杏飄著芳香掛滿枝頭,含煙的翠柳拖著裊娜的枝條隨風輕舞。紅杏與翠柳本是春的使者,寫紅杏不僅寫出其濃艷的色彩,更寫出杏花的濃郁芬芳,這就在人的視感之外,多角度地喚起人們對春之美的領略。寫翠柳既寫出其如煙似霧般朦朧輕柔的形態(tài),以寫出縷縷柔條在微風中搖曳的嫵媚多姿,用筆極為俏麗逼真,開篇兩句,色調格外明朗而柔美。接下來,詞人的筆由景及人。“水邊朱戶”,那正是他所鐘情女子居住的地方。杏花、春柳、水邊、朱戶,這是一個何等美妙的地方。鐘靈毓秀,此地之人也定是秀美之至,有若仙人。此三句皆是主人公對意中人所處環(huán)境的懸想,意在表現她的美好動人。“盡卷黃昏雨”一句使詞的基調突轉,由明朗變?yōu)榘档赋隽烁袀南ⅰ!氨M卷”道出這位女子的心情。每每打開窗子,看到的不過是黃昏又兼細雨,這樣的景致總是擾亂她的情思,于是總把窗簾卷緊。原來,這樣一位美好的女子心情卻是愁苦的。因為她不能與其相愛的人團聚。“黃昏雨”極言感傷與纏綿。此為景語,亦為情語。似乎那淅瀝的雨滴正把長久的相思寂寞一滴滴地直滴進她的心里。
下闋是寫男主人公對自己情人的深切懷想。過片“燭影搖風”緊承上片“黃昏雨”。這般如此暗淡的世界是主人公自己置身的境地。眼前風燭飄搖,此時此刻,他也同那位女子一樣,因思念情人愁不能眠。兩心如此共通,這本應該是美滿和諧的一對。然而,現實冷酷。相愛之人被遙遙阻斷,唯有終生相望而不可即。“歸不去”,這是他極度思念而又無奈的嘆息。“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鳳樓”即“朱戶”。“何處”是沒有答復的問語,那是他永遠達不到的地方。詞人以芳草萋萋、漫無天涯喻抵鳳樓歸路的迷離遙遠,又以芳草的劃盡還生喻主人公一份耿耿綿長的相思情意。“芳草迷歸路”,一個凄迷幽美的境界。后來李清照曾化用此句為“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點絳唇·寂寞深閨》),寫一閨中女兒思念遠游在外的丈夫,筆到之處,皆是慘淡凄愁滋味。
全詞寫景,先寫明麗之景。以含濃艷色彩的杏花、春柳烘托女子的嬌美可愛。繼而由明變暗。又以黃昏凄雨映襯主人公心底的悲涼。結句落在“芳草迷歸路”上。這樣,前后映照,道出一個好夢難圓的境地。詞中寫情,欲寫自己的相思,反先虛擬伊人的寂寞。虛實相承,用“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表現兩心相印,反襯出美好愛情破滅的悲劇,篇幅雖小,卻漸次寫出了一個較深的感情層次。足見詞人精湛的藝術造詣,不失為一首婉約詞中的佳作。
上一篇:《韋莊·清平樂》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詩經·狡童》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