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浣溪沙》原文賞析
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
落日吳江駐畫橈,招提佳處暫逍遙。海風吹面酒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全銷。
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叢桂晚蕭蕭,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幾時容我夜吹簫?
本詞當寫在作者中年之后。寫宋褧晚憩昆山州城西小寺所見景色,抒發作者仕途淹蹇的江湖情思。題目《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明寫詞地點內容。昆山州,在現今蘇州市東,吳江縣東北。
起句“落日吳江駐畫橈”,繪出一幅江上晚泊的畫圖。紅日西沉、輝染吳江,詞人乘坐的畫船泊岸了,要在小寺里安身過夜。“吳江”有兩說,一指吳江縣,在今天的蘇州市南 (或說即蘇州) ,五代吳越王曾在此建都; 一指與黃浦江會合入海的一條河。此處指后者。駐,停住。姜夔《揚州慢》:“解鞍少駐初程。”畫橈,即畫舫、畫船、這里用以代指詞人所乘之船。“招提佳處暫逍遙”寫詞人登岸后投身小寺,得到了住持的款待。他帶著濃厚的酒意,出山門而遠眺,要在風景佳處自由游賞一番。招提,梵語。本應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人誤傳,寫成“招提”。義為四方,常指四方之僧,四方僧的居地稱“招提僧房”,梁武帝后,作寺院的別稱。宋褧欲在“招提佳處”尋求“逍遙”,是想借佛家寺院的清靜,以緩解自己的宦途勞頓。“的的”,清亮鮮明,指荷花。
上片重在敘事,下片重在摹景抒情。四五兩句以對句寫眼前的秀麗風景: 彎曲的池沼里,荷花紅綠相間、互為依托,鮮明地表現出秋天的美,而傍晚時分小山上的一叢叢桂樹發出蕭蕭的響聲。兩句一動一靜、一高一低,成功地刻畫了小寺佳處的“招提”勝境,為結句感情的抒發蓄足了聲勢。尾句“幾時容我夜吹簫”,雖然只是要求有一點夜間自由吹簫的可能條件,然而這一點要求作為封建社會的官僚,也不能是隨處都可以達到。他在此只能發出深沉的慨嘆。這首《浣溪沙》有三點可數。一,含蓄而明朗。全首無一字及愁而愁情自見。字字不寫倦宦而倦意自明。二,善于捕捉富有詩意的畫面,落日、海風、芙蓉的的、叢桂蕭蕭等圖景皆使人如身臨其境。三,對偶工巧。如下片“曲沼”二句聲、韻、意三者都能聯駢成對、循規蹈矩,而又從容不迫。
上一篇:《王國維·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鐸·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