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憶秦娥》原文賞析
花如雪,東風夜掃蘇堤月。蘇堤月,香銷南國,幾回圓缺?
錢塘江上潮聲歇,江邊楊柳誰攀折?誰攀折?西陵渡口,古今離別。
這是一首月下懷人之作。詞人過去在西湖月夜也許曾有過一段愛情故事,而今舊地重游,月色如水,伊人渺渺,觸景傷情,于是寫下了這首小詞。
上片寫重游故地的惆悵。首二句以比起,先以雪比花。暮春時節(jié),蘇堤上的桃花和柳絮飄落在堤上。月明之夜,潔白的月光灑落在花上,點點落花仿佛是一層薄薄的雪。接著又以花喻月,夜間一陣風來,堤上的落花被風掃去,使人感到仿佛風把月光也掃去了。月是不能“掃”的,這個“掃”字用得十分巧妙,其中既有由視覺到感覺的通感作用,又有由互喻聯(lián)想的暗暗傳遞,使人對花、月不能分辨,覺得掃的不是花而是月了。緊接著作者更以花喻人,點出詩旨。風“掃”花,言花“香銷”,“香銷”玉殞,是暗指人逝?!澳蠂?,是人逝之地;“幾回圓缺”,指人逝已久。而堤上月色依舊,怎不令人悲愴!
下片采用逆入法,寫對離別的追悔?!板X塘江上潮聲歇”,點出送別的時間。錢塘觀潮是杭州的絕景。吳自牧《夢粱錄》云:“每歲八月內,潮怒勝于常時,……十八日最為繁盛,二十日則稍稀矣?!薄俺甭曅?,言離別是在秋天。“江邊楊柳誰攀折”?言在錢塘江上折柳贈別。明明是自己贈別,卻要反問一句,因這一別竟成了永訣,反詰中含有無限自責、追悔之意。第二個反詰,則語意更為沉痛,人已永逝,再無離別,還有誰來攀折呢?“西陵渡口”是離別之地。這里的“西陵”,既是實指錢塘江上的渡口西興,也是即景取材,一語雙關,指西湖上的西陵。張岱《西湖夢錄》說:“西泠橋,一名西陵,即蘇小小結同心處也?!碧K小小是南齊錢塘名妓,自稱“西陵蘇小小”。《蘇小小詩》云:“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 西陵松柏下?!鄙蛟淼摹短K小小歌》曰:“……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復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边@是挽合蘇小小的愛情故事,言西陵渡口的離別是生死永別,也不用攀折柳枝去綰同心結了。疑贈別之人,可能亦為一青樓女子,故全詩寫得撲朔迷離,使這首小詞如古篇中之“無題”詩,似現(xiàn)代詩中之“朦朧詩”,而具有一種朦朧美。
上一篇:《李天馥·憶王孫》原文賞析
下一篇:《萬樹·惜分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