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 四、《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判詞(警幻仙姑) 晴雯;襲人》晴雯
晴雯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1)。心比天高,身為下賤(2)。風流靈巧招人怨(3)。壽夭多因誹謗生(4),多情公子空牽念(5)。
襲人
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6)。
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7)。
【注釋】
(1) “霽月”二句:霽(jì),雨停止,引申為風雪停、云霧散,天氣放晴。“霽月”暗示“晴”,“彩云”暗示“雯”(彩云即“雯”)。
(2) “心比”二句:心比天高,形容晴雯心志高遠、品格高尚。身為下賤,身份低下、卑微,指晴雯的奴婢身份。晴雯從小為孤兒,賈府總管家賴大買下后送給賈母,賈母又把她給了寶玉,成為寶玉的貼身侍女。
(3) “風流”句:晴雯聰明美麗、心靈手巧,多情不拘禮節,與寶玉的關系十分親密,遭到王夫人、陪房老婆子抱怨、嫉恨。
(4) “壽夭”句:晴雯愛憎分明、心直口快,不畏權勢、敢想敢說,遭到王夫人、陪房老婆子誹謗、迫害。壽夭,壽命短、早死(晴雯死時才十六歲)。
(5) “多情”句:多情公子,指寶玉,身邊丫鬟中他對晴雯特別看重、特別多情。空牽念,徒然牽記懷念(晴雯死后,寶玉痛惜、悲傷、思念的心情難以盡說)。
(6) “枉自”二句:枉自,枉然、徒然(自,從開始到現在)。溫柔和順,形容襲人的性格。空云,白白地說。似桂如蘭,喻指襲人的品德。襲人早有成為寶玉偏房的想法,結果未實現,故說“枉自”、“空云”。陸游《村居書喜》詩:“花氣襲人知驟暖。”襲人姓花,原名蕊珠,她的品德似桂(花)如蘭(花),香氣濃厚,寶玉根據陸游詩意給她改名襲人。故此句暗示襲人。
(7) “堪羨”二句:堪羨,值得羨慕。堪,可,能。優伶,演戲的藝人(襲人后來嫁給藝人蔣玉菡)。公子,指寶玉。無緣,指襲人與寶玉沒有姻緣。
【譯文】
像霽月極少見到,彩云容易消散,晴雯這個女孩兒十分難得。她品格高尚、心志高遠蓋過天,無奈身份卑賤。她風雅多情、心靈手巧,卻受人抱怨、嫉恨。她早早就去世了,正是由于遭人誹謗、迫害,只有理解她、愛護她的多情公子寶玉徒然地牽掛思念著她。
襲人這個女孩兒,枉然生就溫柔和順的性格,人們也白白地稱贊她品德賢惠通達。演戲藝人(蔣玉菡)有福分娶到了她,可以稱得上讓人羨慕。哪知道她和主人寶玉沒有姻緣。
【鑒賞】
晴雯、襲人是賈府丫鬟群體中的兩個代表人物:晴雯是叛逆、反抗型的;襲人是溫柔、順從型的
如果說“護官符”是《紅樓夢》全書的“總綱”,那么《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上的判詞,《紅樓夢》十二支曲,就是大觀園眾多女子的“總綱”,這“總綱”規定了,或者說預示了她們的命運走向及最后結局。
寶玉游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給他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并讓仙女們為他演奏《紅樓夢》十二支曲。寶玉不是從《正冊》看起,而是從《又副冊》看起,看到的是對晴雯和襲人的圖畫與判詞(當時寶玉沒有看懂)。警幻仙姑對寶玉說,冊子上的女子“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余皆不入冊。賈府丫鬟是個龐大的群體,可見晴雯和襲人為“緊要者”,也就是說她倆是賈府丫鬟群體中的代表人物。曹雪芹首先介紹晴雯和襲人,可以看出他對兩人的重視;又將晴雯安排在襲人之前,可以看出他對晴雯特別重視。所謂“重視”,是從人物的典型意義上說的。在《紅樓夢》所有的丫鬟中,晴雯和襲人占據的篇幅最多,是曹雪芹著力塑造的兩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
晴雯和襲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舉“一例以蔽之”。《紅樓夢》全書中(第三十回、三十一回),寶玉兩次發少爺脾氣:唯一的一次動腳踢人,唯一的一次動口罵人。端午節前一天,寶玉從王夫人處回來,心情不好,又淋了雨,襲人開門遲了些,他以為是小丫鬟,一腳踢去,待看清楚是襲人已經踢出去了。襲人是如何反應處置的呢?當時在院中游廊上看著的人很多,除了怡紅院的丫鬟們,還有過來玩耍的戲班的幾個女孩。襲人又羞又氣又痛,當場哭了,但她立即止住哭,對寶玉說“沒有踢著”,因為她想到寶玉在眾人面前會尷尬的。夜里襲人吐了一口鮮紅的血,知道被踢成重傷,不禁又傷心流下淚來,但她又一次忍住了,寶玉問她覺得怎么樣時,她回答說“好好的,(沒)覺怎么樣呢”,因為她想到寶玉會擔憂不安的。寶玉要叫人去張羅偏方來治傷,襲人想到的還是寶玉,說這樣“鬧起多少人來……你也不好,我也不好”。她只要求寶玉去問問王太醫,悄悄地弄點藥來吃吃就好了。襲人還委婉地笑著勸導寶玉:打了我沒有什么,只是別“明兒順了手,也只管打起別人來”。端午節那天,寶玉也是心情不好,晴雯給他換衣服,不小心把扇子弄跌,跌斷了扇骨,他就罵她“蠢才,蠢才……”晴雯是如何反應處置的呢?她先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的不是。要踢要打憑爺去。”接著數落寶玉:跌了一把扇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以前比這值錢的玻璃缸、瑪瑙碗什么的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二爺發這么大的脾氣。又賭氣進逼說:“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挑好的使。”
以上兩個例子是在差不多時間,發生在襲人、晴雯身上的性質相同的事,但是兩個人的反應處置迥然不同,反映了兩人處事方式、為人之道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早已存在于《又副冊》上對她們的判詞的題義之中:襲人是溫柔和順、賢妻良母型的;晴雯是剛直倔強、叛逆反抗型的。讀者有幸的是,晴雯的命運走向及最后結局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落下帷幕,由曹雪芹一人完成對她的形象塑造,因而我們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晴雯。曹雪芹用滿腔的愛和同情將晴雯塑造成賈府奴婢中的巾幗英雄,賦予她許多精彩的情節、精彩的描寫,特別是當晴雯被迫害致死后,把小說中獨一無二的充滿火熱激情的長賦《芙蓉女兒誄》獻給她,為她樹起了一座豐碑。
襲人的“賢妻良母型”,更多的成分是站在封建統治者如王夫人的立場上說的。襲人不止一次在王夫人面前討好,貢獻如何約束防范寶玉越軌的建議,并主動規勸寶玉走上讀書仕途之路,所以她很得王夫人的器重和特別看顧。襲人一心想要成為寶玉的偏房,但是這個理想最終未能實現,卻嫁給了曾是寶玉的好朋友、演戲藝人蔣玉菡。所以《又副冊》對她的判詞中有“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之句,不無嘲諷之意,看來曹雪芹對她并不持贊同態度。襲人在《紅樓夢》第八十回之后的表現及最后嫁給蔣玉菡,由續書者高鶚完成,應該說是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某些情節還描寫得活靈活現、相當精彩。如:襲人得知賈母等準備給寶玉定親,她坐不住了,再三猜度著到底定的是林姑娘還是寶姑娘,考慮著自己在誰的名下做二姨娘好,為此她特地著急地跑到瀟湘館“軋苗頭”,向紫鵑旁敲側擊打探消息。又如:最后沒有做成二姨娘,王夫人和薛姨媽商量,通知襲人的哥哥把她領回去“配一門正經親事”,她幾次想尋死的心態也是很有看頭的。
上一篇:《感懷(薛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