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颙《鷺立寒江》金、元山水詩鑒賞
葉颙
青苔白石魚鱗腥,盡日獨拳寒雨汀。
疑是晴江沙上雪,黃昏一點不分明。
這首詩是葉颙的《冬景十絕》之一。鷺是水鄉常見的一種鳥,頸和腿很長,種類也較多,從詩的第三句看,此詩寫的是白鷺。白鷺羽毛純白,并有白色的羽頂。詩描繪了白鷺拳立寒江沙洲的圖景。
“青苔白石魚鱗腥”。時當寒冬,江水清淺,水中景色,一覽無余。綠色的苔鮮,白色的石頭,色彩已很淡雅鮮明,而閃爍其間的,還有游魚的鮮紅鱗光。這幅色彩美麗的畫面是詩中主角白鷺即將出現的陪襯之景,寫得明快活潑,引人入勝。
“盡日獨拳寒雨汀”。由上句的淺江而及沙洲,白鷺進入畫面。這句是全詩的關鍵。其一,它是對詩題“鷺立寒江” 的解說: “獨拳”為鷺立的姿勢,白鷺縮為一團,單腳獨立,刻畫逼真,堪稱絕妙。“汀”為鷺立的地點。“寒雨”是白鷺“獨拳”的氣候原因,寒雨濛濛,鷺覺涼瑟不堪,故“獨拳”。“盡日”寫鷺立時間之長,整日不動,造成這幅畫面的靜感。其二,這一句承上啟下,引發了后面的兩句。
“疑是晴江沙上雪,黃昏一點不分明”。第二句已對鷺立寒江的描繪窮形盡相,如繼此伸寫,勢必刻骨露骸,了無遺味。作者虛設一筆,給畫面蒙上朦朧的輕紗。“疑”字極在情理。因鷺盡日拳立,一動不動,故疑是沙上雪; 因鷺在細雨的洗刷之下,更見潔白如瑩,故疑是晴江沙上雪。最后 一句“黃昏” 與第二句“盡日”呼應。黃昏時分,拳立的白鷺成了模模糊糊的一個白點。這兩句給鷺立寒江的圖景繪上了一層迷朦、深杳的色調。
我國古代寫景詩,以“詩中有畫”為妙。所謂詩中有畫,既要求畫面鮮明,又要求畫面韻味悠揚,言盡意長。這首詩兼有刻畫精細與傳神寫意的特點,詩中既有鮮明的形象,意境又迷朦、清悠,用語不著斧痕,不事藻繪,自然流暢,與詩中意境十分和諧。
上一篇:王維《鳥鳴澗》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維《鹿柴》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