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老將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 王 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②,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③?
一身轉戰(zhàn)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④。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⑤,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⑥。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雀無全目⑦,今日垂楊生左肘⑧。
路旁時賣故侯瓜⑨,門前學種先生柳⑩。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11),不似潁川空使酒(12)。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13)。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14),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15)。
愿得燕弓射天將(16),恥令越甲鳴吾君(17)。
莫嫌舊日云中守(18),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
〔注釋〕
①本篇選自王維《王右丞集》。②白額虎,額上有白毛的虎。這里泛指猛虎。李廣任右北平太守時,曾多次射殺猛虎?!吧街小币蛔鳌爸猩健?、“陰山”。③鄴,三國時曹操封魏王,都鄴(在今河北臨漳縣西)。黃須兒,曹操次子曹彰,須黃,剛毅勇敢,曹操曾呼他“黃須兒”。④虜騎(舊ji計,今qi其),對敵騎的蔑稱。崩騰,崩潰逃竄。蒺藜,一種有三角刺的植物。這里指古代作戰(zhàn)時用以阻礙敵兵的鐵制帶刺的障礙物,亦稱鐵蒺藜。⑤衛(wèi)青,漢武帝的大將軍,事跡見《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天幸,運氣好。⑥李廣無功,《史記》說,李廣總是遭遇強敵,老打硬仗,雖屢次立功,漢武帝卻沒有封他為侯,反說他年老,命運不好,不讓他擔負主攻任務。緣,因為。數(shù)奇(ji基),命運不好。數(shù),運氣。奇,單數(shù)。古人認為偶數(shù)好,單數(shù)不好。⑦飛雀無全目,《文選》鮑照《擬古詩》有“驚雀無全目”句,李善注引《帝王世紀》說,有窮氏后羿善射箭,有一次,吳賀請他射一只雀的左眼,后羿一箭射去,中了右眼,因此慚愧了一輩子。這里取其善射之意。無全目,即指雀兒一目殘缺?!叭浮币蛔鳌凹?。⑧垂楊生左肘,《莊子·至樂篇》說,支離叔和滑介叔游觀黃帝止宿之處,“俄而柳生其左肘”(頃刻間左肘上長出一個瘤子)。“柳”諧“瘤”音,柳亦稱垂楊柳,所以作者用“垂楊”代指“瘤子”。⑨故侯瓜,《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秦滅亡后,原東陵侯召平,成了平民,在長安種瓜為生,人們稱贊他的瓜好,稱之為“東陵瓜”。⑩先生柳,晉陶淵明寫過一篇自傳式的《五柳先生傳》,說這位先生門前有五棵柳樹,所以自稱“五柳先生”。(11)疏勒,地名,在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西部?!逗鬂h書·耿弇傳》說,東漢明帝時,耿恭據(jù)守疏勒,匈奴圍城,截斷澗水,士兵沒有水喝,掘井至十五丈,仍不見水。耿恭向天祝禱,井水涌出,匈奴以為有天神佑助,解圍而去。(12)潁川,郡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漢代的將軍灌夫,潁陰(今河南許昌,漢屬潁川郡)人,他好縱酒發(fā)牢騷。這里用潁川代指灌夫。使酒,借飲酒泄怒。(13)賀蘭山,一稱阿拉善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qū)接界處。這里借指前線。羽檄(xi習),緊急軍書。古代以羽毛插在軍書上,作為急件的標志,稱“羽檄”。(14)節(jié)使,持有朝廷符節(jié)的使者。三河,漢代河南、河內、河東三郡的合稱,它們在今河南西部、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帶。(15)星文,嵌在寶劍上的金星的光彩。(16)燕弓,燕地出產的良弓。(17)越甲,越國的兵士。古越國在今浙江省。鳴,發(fā)出響聲。這里有驚擾的意思?!墩f苑 ·立節(jié)篇》記載,越兵入侵齊國,雍門子狄認為是自己失職,要自殺。他對齊君說,過去您出外打獵,車右因為左邊車輪作響,驚嚇了您,引以為恥,自殺了。今日越兵入境,震驚了您,這更非車輪作響可比。于是也刎頸而死。越人聽說,當日就退兵七十里。他們以為齊君有這樣的臣子,侵犯齊國對越國不利。(18)云中守,《漢書·馮唐傳》說,魏尚任云中太守,防御匈奴有功,后因小過被削職。有一天,漢文帝感嘆手下缺少像廉頗、李牧那樣的名將。馮唐借機為魏尚打抱不平,故意說:您即使有這樣的名將,也未必能用,并列舉魏尚的功績。文帝感悟,恢復了魏尚的官職。
〔分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有學者認為當作于王維的青年時期。長篇的樂府歌行往往有敘事的傳統(tǒng),本篇就敘述了一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將因為無緣獲得軍功而遭廢棄的不幸經(jīng)歷。唐人重軍功,連文人也多想立功邊塞,因此恐怕這首詩不僅僅是作者為老將鳴不平,歌頌的不僅僅是老將的壯心,而是觸及自身的由衷感慨,于蒼涼之中洋溢著豪氣。
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這是一個悲劇。開始作者竭力鋪敘這位老將在少年時就勇武過人,如何以步奪騎,如何射殺猛虎,可與三國魏的勇將曹彰匹敵。黃須兒,是曹操對次子曹彰的愛稱(見《三國志·魏書》)。接著又繼續(xù)渲染老將在年輕時轉戰(zhàn)千里、所向無敵,率領漢兵神速如迅雷,布置了鐵蒺藜使敵騎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墒牵褪沁@位有赫赫戰(zhàn)果的將軍,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命運不濟,好像一如漢代的李廣,無緣獲得軍功,倒是衛(wèi)青之流因僥幸而獲得成功。衛(wèi)青的典故出自《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但記敘的是他的外甥霍去病遠征匈奴因“天幸”而未遭挫敗。李廣的典故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漢武帝因李廣年老“數(shù)奇”(命運不佳),不使出陣。
第二部分從“自從棄置便衰朽”到“不似潁川空使酒”,實際上描寫了又一重悲劇。忠君報國,馳騁疆場一生,到頭來卻落得個無人問津的窘境,這種不公和閑置加速了衰老,并且對老將來說,更可悲的是武藝的衰退?!盁o全目”講的是神射手帝羿射中雀之一目的故事(見《文選》卷三十一李善注引《帝王世紀》),形容老將曾經(jīng)有過的精絕射技;“垂楊生左肘”典出《莊子·外篇·至樂》,形容武藝荒疏,胳膊上好似生了瘤似的不利索。垂楊實即垂柳,《莊子》原文中瘤作柳?!奥放詴r賣故侯瓜”四句,表現(xiàn)老將生活的清寒和落寞,這種景象與第一部分所描繪的轟轟烈烈形成鮮明的對照。“故侯瓜”典出《史記·蕭相國世家》,講漢初有一個名叫召平的人,是前朝秦時的東陵侯,這時貧為布衣,自己種瓜于長安城東;“先生柳”用的是大詩人陶淵明“五柳先生”之典;這兩個典故都是為了表現(xiàn)被棄置的老將不得不自食其力,過著閑散的生活?!疤撾弧保ㄩ_的窗戶,這里用“蒼?!?、“寥落”、“古木”、“窮巷”、“寒山”、“虛牖”構成了一幅凄清寂寥的隱居圖景,目的就是為了盡量渲染氣氛??墒?,就在這種衰朽、清寒、落寞的老境,老將竟然并未泯滅叱咤風云的壯心,非但決不借酒澆愁使氣,而且還在想著有朝一日復出,并一定乞得天幸,獲得成功。“疏勒出飛泉”,引用的是后漢名將耿恭攻打匈奴的故事,他在疏勒被匈奴截斷水源,因掘井拜祝,水涌出,匈奴以為有神助,遂退去(見《后漢書·耿弇傳》)?!皾}川”則是指漢將灌夫,常借酒使氣,后被田蚡誣陷滅族(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第三部分從“賀蘭山下陣如云”至末尾。盡管邊地軍隊集結,羽檄(xi習,古時調兵遣將的緊急公文)頻頻告急,盡管皇帝派遣使臣四處募兵求將,準備分道出擊,這似乎給了老將一線復出的希望,而他確也躍躍欲試,拂拭鐵甲,揮舞寶劍,并希望能求得勁弓,誓死保衛(wèi)君主不遭兵禍?!霸郊坐Q吾君”典出《說苑·立節(jié)篇》,講的是齊國的雍門子狄在越攻齊時,認為越兵驚動了齊王,因而自刎。但是,這恐怕只是老將的一廂情愿罷了,即使哀求“莫嫌”也好,自陳“猶堪一戰(zhàn)”也好,他的一生只是以失敗而告終。作者將老將的悲劇放在最為壯烈的“求戰(zhàn)”一幕推向高潮,可謂用心良苦。“云中守”典出《漢書·馮唐傳》,老將拿漢文帝時云中守魏尚自況,魏尚守邊,匈奴不敢進犯,但因斬獲不多,被削為平民。結果魏尚是恢復了舊職,但老將呢?王維的敘述至此戛然而止,發(fā)人深思。
以老將、老兵的遭遇為題材,在唐詩中頗為多見。王維這首悲慨淋漓的七言歌行是一首反映現(xiàn)實政治的詩作。這首詩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他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
〔評說〕
唐汝詢《唐詩解》:“對偶嚴整,轉換有法,長篇之圣者。”
邢昉《唐風定》:“絕去雕組,獨行風骨,初唐氣運至此一變。歌行正宗,千秋標準,有外此者,一切邪道矣?!?br>
吳景旭《歷代詩話》:“右丞七古,和平宛委,無蹈厲莽奡之態(tài),最不易學。”
上一篇:詩詞·散曲《羌村三首》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耍孩兒·借馬》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