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無題》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②。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③。
隔座送鉤春酒暖④,分曹射覆蠟燈紅⑤。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⑥。
〔注釋〕
①本篇選自李商隱《李義山詩集》。無題,作者對所寫的內容有所隱諱,不愿或不便標題,所以自稱為“無題”。②畫樓,有彩畫裝飾的樓。桂堂,用香木(如楠木等)構筑的廳堂。③靈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條白紋道貫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靈異之物。④送鉤,古時宴席上的一種游戲,把鉤互相傳送,一人藏在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罰酒。⑤分曹,分成幾攤。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在器皿下覆蓋著東西讓人猜。⑥蘭臺,即秘書省,唐代人們的習慣稱法。
〔分析〕
李商隱寫過許多組無題詩,文辭都十分優美,但內容往往很難揣測。這一首無題的內容卻較易捉摸,因為同組的另一首無題七絕,有“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的詩句,很可能詩人所思念的,是一位出身富貴人家的絕色佳人。
“昨夜星辰昨夜風。”字面上寫的是昨天,詩人的立足點卻在今天。全句的意思是:星辰,還是昨晚一樣的星辰;風,還是昨晚一樣的風。這是詩人在深情地留戀著昨天的晚上。“昨夜”兩字的一再重復,說明昨晚的情景實在令人難忘,在胸中縈回不已。
“畫樓西畔桂堂東。”這是昨夜詩人和他心上人相會的地點。樓是畫棟雕梁的樓,堂是桂木構建的堂。在這樣華貴雅致的環境里,會見自己心愛的人,怎能令人忘懷?
如果我們把這兩句連在一起吟哦,這意境是多么的優美:星星閃爍著光芒,微風在輕輕飄拂,一對戀人在這溫馨而又旖旎的夜晚中相聚,該有多么的幸福和歡欣啊!
回憶不能代替現實。對于詩人來說,這幸福,這歡欣,猶如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伊人不在,剩下的只有苦苦的思念。
“身無彩鳳雙飛翼。”為了愛情,詩人真想要像色彩艷麗的鳳凰那樣,張開雙翅,飛到心上人那里。但是,這翅膀在哪里呢?堪為慰藉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和心上人之間的心靈,卻是息息相通的,正像犀牛那只靈異的獨角一樣。(犀牛大多是獨角獸,角的中央有條白色的線條貫穿上下,傳說具有溝通心靈的特異功能。)
這三、四兩句,是唐詩中的千古名句。詩人的想像是多么的豐富,而詩人的用語又是多么的奇特。“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構成一副工整的對聯。上一句說明相見無望,是悲;下一句說明心心相印,是喜。在這一悲一喜之間,絕望與希望共存,苦澀與甜蜜同在。優美的辭藻足以令人陶醉,而在陶醉中又分享著詩人的喜悅和悲傷。
對心上人的思念是永恒的。昨夜會面時的歡樂情景是那樣地久久重映在詩人的腦海之際。那么,心上人今天在哪兒?詩人又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隔座送鉤春意暖,分曹射覆臘燈紅。”在燈紅酒暖,洋溢著一片春意的宴會上,正在興高采烈地做猜謎游戲。一會兒人們隔座傳鉤,讓對方猜測這鉤在誰的手里;一會兒人們分成兩組,猜測覆蓋在手巾或者盂盆下面的是什么東西。猜中了,猶如射箭中鵠,欣然得獎;猜錯了,好像射箭脫靶,罰酒痛飲,真是一派歡樂景象。在詩人的心坎里,他的心上人今晚一定過得非常愉快。這不僅是詩人的猜測和思念,也是詩人對他心上人的衷心祝愿。
然而,思念畢竟是思念。詩人獨自一人徹夜不眠的思念,仍然不能使他同心上人會面。“咚! 咚! 咚!”一陣鼓響,長安城的鼓樓在報道著又一天清晨的來臨。詩人只能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到蘭臺——秘書省去應差,做那枯燥乏味的校讎書籍的工作。想到自己年歲老大,一事無成,而又身世飄零,豈非像秋天的蓬花那樣,在西風中四處飄轉。于是,詩人長嘆一聲,寫下了“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的詩句,作為全詩的終結。
《無題》是一首愛情詩。詩人以熾烈的感情思念著他的心上人,即使是永遠不可能結成伴侶,只要心靈相通,這思念仍將是終身的。詩歌的結尾處,把愛情的阻隔同身世的飄零聯系在一起,更是深化了詩歌內涵的蘊藉,擴大了詩歌表達的社會意義,同時,也打上了一個無權無勢而又飽經風霜的知識分子自傷身世的烙印,因而,更能強烈地震撼著廣大讀者的心靈。
全詩的最大藝術特色,是詩人想像的瑰麗奇譎,縱橫騁馳。隨著主人公思緒的跳躍,時間和空間的隔閡一概打破,忽兒從昨夜到今夜,忽兒從此處到彼處,忽兒從回憶到想像,而對心上人的懷念,宛如一條紅線貫串始終。當我們讀到今天的愛情詩、朦朧詩、意識流詩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千年前,李商隱就曾為詩歌的表現藝術,作出了成果卓越的嶄新創造。
〔評說〕
吳喬《圍爐詩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乃是具文見意之法。起聯以引起下文而虛做者,常道也;起聯若實,次聯反虛,是為定法。”
黃叔燦《唐詩箋注》:“詩意平常,而煉句設色,字字不同。”
上一篇:詩詞·散曲《無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散文賦《日喻》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