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①,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②。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③。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④。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⑤。
【注釋】 ①逆旅:旅店。浮生:一種消極的人生觀,認為世事無定,生命短促,好像浮萍生活在水面上。②大塊: 大地,大自然。文章: 錯綜華美的色彩或花紋,指錦繡交織的自然景物。③惠連: 南朝劉宋時的文學家謝惠連,與族兄謝靈運并稱“大小謝”,靈運極愛其才。李白在此處借以贊喻眾弟的才華??禈罚?謝靈運是謝玄的孫子,曾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李白是借以自喻。④羽觴: 爵杯,古代酒器。⑤金谷: 晉代石崇常在其家金谷園中飲宴,當場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杯。
【譯文】 天地是萬物暫宿的旅舍,光陰像千百年往來不歇的過客,而漂泊短促的人生猶如一場夢幻,歡樂的日子又有幾天呢? 古人手持明燭長夜游玩,的確是有原因的。更何況那溫暖的春天用淡煙輕籠的絢麗景色把我們召喚,大自然將斑斕繽紛的錦繡風光向我們展現。聚會在桃李芬芳的名園,暢敘兄弟間的歡樂事情。諸位賢弟有杰出的才華,都是謝惠連一類的人物; 而我做的詩,自愧不如謝康樂。幽雅的景色還沒觀賞完畢,高談闊論已轉入清雅。珍美的筵席擺設好后,大家在花叢里就坐,杯盞飛快地傳遞,全都沉醉在皎潔的月光之下。沒有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 假如有人吟不出詩來,就依照金谷園的宴飲規矩,罰酒三杯。
【鑒賞】 這是一篇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散文小品,明代畫家仇英曾將其轉化為視覺形象——彩墨畫,使之更加家喻戶曉,有聲有色地流傳至今。
詩人以議論開篇,既點明了宴飲的時間——春夜,又說明了連夜飲酒是為了及時行樂。這一思想境界看似消極,卻有原因: 李白雖素懷“安黎元”、“濟蒼生”的壯志,在政治黑暗的封建社會卻因奸臣當道而處處碰壁,就常有 “舉杯消愁愁更愁” 的感慨。但本文的基調卻是健康歡樂的,充滿了春天的生機,給人以意境崇高、格調明朗、色彩斑斕、賞心悅目之感。讀了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這樣的名句,產生的是積極向上,豈容辜負美好韶光的激情。一反魏晉六朝或其后那些游宴、餞別詩文,“既喜而復悲”的無限感傷和“醉不成歡慘將別”的陳套。與古人同類作品相比,可說是別開生面,能予人以樂觀情緒的感染!
上一篇:《古文觀止·蘇軾·方山子傳》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