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 【1】; 光陰者, 百代之過客 【2】 。而浮生若夢 【3】, 為歡幾何? 古人秉燭夜游【4】, 良有以也【5】。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6】, 大塊假我以文章 【7】。會桃李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8】。群季俊秀【9】, 皆為惠連; 吾人詠歌, 獨(dú)慚康樂。幽賞未已【10】 , 高談轉(zhuǎn)清。開瓊筵以坐花 【11】, 飛羽觴而醉月 【12】。不有佳作, 何伸雅懷 【13】? 如詩不成, 罰依金谷酒數(shù)。
【注釋】
【1】 逆旅: 客店。逆: 迎。
【2】 過客: 旅途中經(jīng)過這里的客人。
【3】 浮生: 指那些飄泊不定的人, 引深為一種認(rèn)為社會動蕩, 人生似水面上的浮萍一樣短促飄浮動蕩的悲觀、消極人生觀。
【4】 秉燭: 用手拿著蠟燭。
【5】 良: 確實(shí), 的確。以: 原因。
【6】 陽春: 春光明媚, 陽光燦爛的春天。煙景: 春天里煙霧迷漫著的幽美的景色。
【7】 大塊: 指天地, 或大自然。假: 提供, 借助。
【8】 天倫: 古代稱父子、兄弟等有血緣親屬間的關(guān)系。
【9】 季: 兄弟間排行詞, 分為伯、仲、叔、季。這里指弟弟。
【10】 幽賞: 幽美、雅致地觀賞。
【11】瓊筵:華美、昂貴的筵席。
【12】羽觴:古代飲酒用的酒具。
【13】雅懷:高雅的情懷。
【賞析】
這是一篇駢體短文,雖為短制,而句不泛設(shè),文中一句一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意,高度凝煉。作者在只有百余字的尺幅之中融寫景、議論、敘事、抒情于一體,抒盡了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愫,暢敘了對兄弟聚會、共享天倫之樂,稱得上言簡意豐,韻味悠長。作者素懷豪情大志,所以這篇序一開頭就奇想驚人,把天地視為萬物的歸宿,把時光看做百代的過客。友人讌集,起筆卻從天地萬物說起,這是何等的超凡的才思和豪邁的胸懷!這兩句話完全符合作者當(dāng)時胸懷鴻雁之志,伺機(jī)圖報于國的實(shí)際心情。但此時作者卻是懷才不遇,豪情壯志無法實(shí)現(xiàn),滿腹經(jīng)綸也無處施展,因此作者在這篇與眾弟兄們敘情的序文中便自然地流露出天地悠悠,人生似夢,飄浮無常的悲觀情緒。人生是短促的,象今日這樣兄弟們聚會,吟詩豪飲的機(jī)會能有幾次呢?于是,他號召眾弟兄們千萬不要放過短暫的相聚的良機(jī)。“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也表現(xiàn)出作者既摯愛大自然又要及時作樂的消極心態(tài)與思想。這種及時作樂的消極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達(dá)官顯貴和某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并非鮮見。如《古詩十九首》中就有這樣的詩句:“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曹丕《與吳質(zhì)書》中也有:“少壯真當(dāng)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的喟嘆。作者在這里巧妙地運(yùn)用了“秉燭夜游”來表達(dá)自己對及時行樂的迫切心情,而在講解古人秉燭夜游的過程中寓以自己要夜宴的原因,只這一句就省去了多少筆墨言詞。在序首這幾句中,作者重點(diǎn)引出一個夜宴的“夜”字來,用以表明宴會的時間,同時也向讀者交待了召開夜宴的原因。
接著,作者用了一句眾口傳頌的佳句“況陽春召我以煙景”來引出一個“春”字,以表達(dá)宴會是在春天里舉辦的,并緊扣住前段的“夜”字,進(jìn)一步表明宴會是在春夜里舉行的。這也完全緊緊扣住了序題。說是佳句,好就好在一個“陽春”,一個“煙景”兩個詞上。“陽春”的運(yùn)用,表達(dá)出春日的溫煦。“春”前一個“陽”字就把春天的特色展現(xiàn)出來,陽光明媚,溫暖宜人,萬物昭蘇,大地回春。而“煙景”正反映出春天景色的特點(diǎn),暮色降臨,薄霧如煙圍繞著桃李園輕輕地飄動,春風(fēng)徐徐,送來陣陣鳥語花香。這是多迷人的春夜景色呀!作者正是在這迷人的季節(jié),迷人的時刻,秉燭歡宴,他們豪飲狂吟,享不盡的天倫之樂,抒不盡的人間情款。明代著明山水人物畫家仇英就曾借助李白的文意,潑墨揮毫畫過一幅《春宴桃李園圖》,深得“詩仙”此序的三昧。
作者在盡情述景之后, 筆鋒自然地轉(zhuǎn)回現(xiàn)實(shí)的自我上來, 溫暖的春天, 絢麗的景色吸引我們, 使我們聚會在春花芳菲的桃李園中, 抒盡人間情, 享盡天倫樂。作者又借南朝著名文學(xué), 與謝靈運(yùn)合稱“大小謝”的謝惠連來表明夜宴聚會的眾弟兄們聰明過人, 都有小謝——惠連的才華。大家在這里作詩詠歌, 而獨(dú)獨(dú)我自己十分慚愧不能與“大謝”——謝靈運(yùn) (康樂公) 比肩。這里當(dāng)然是作者的自謙,實(shí)際他將眾弟兄比成謝惠連, 就是要把自己比作謝靈運(yùn)。這無論在才華或在兄弟的名份上都是相符的。而對著這絕妙的春色美景, 怎能不引來這些才華超群的才子們揮灑出大塊文章呢?
作者接著用“幽賞未已, 高談轉(zhuǎn)清”來承上啟下。前部分文章基本上描寫的是桃李園內(nèi)美好春光, 后半部分文章便從高談闊論轉(zhuǎn)入豪情逸興, 很富有層次變化。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一句正是作者這篇序文的高潮, 描寫眾弟兄在花開滿園的花叢中擺著豐盛的宴席, 席間大家盡情豪飲, 敬酒、罰酒使得酒杯頻頻飛傳。這里“飛羽觴”一句用的十分巧妙,“飛”字的運(yùn)用, 十分夸張而傳神, 又完全符合宴會達(dá)到高潮時, 眾弟兄們狂歡痛飲的情景。
序文的最后作者提出, 我們今天兄弟聚會, 為的是敘兄弟手足之情,抒發(fā)我們博大的情懷。但是沒有美妙的詩篇, 又怎能抒發(fā)我們高雅的情懷呢? 所以, 作者提出按石崇在《金谷詩序》中所寫的, 他在金谷園宴會賓客的規(guī)矩“賦詩不成者罰酒三觴”。序文到這里戛然收束, 給讀者留下意味綿綿、楚楚有致的、無窮的聯(lián)翩浮想。作者的序文只是描寫歡宴到了高潮, 沒有交待宴會的結(jié)局, 也許他們豪飲狂吟到黎明, 曙光透過薄沙般的晨霧, 照在杯盤狼籍的宴桌上, 眾弟兄們或偃或臥, 或仰或伏, 一個個醉入夢鄉(xiāng)。但他們卻留下首首絕美的詩章, 惹人情思……。
上一篇:《古文觀止·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公羊傳·春王正月》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