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記事碑·《條城高氏祠堂修繕記》(高財庭)
夫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是故敬宗收族,勉善敷榮,克承世澤,家聲響振,如吾條城高氏者鮮矣。
高氏乃炎帝之裔,齊姜太公呂尚之后,食采于高,因以為氏。明代先祖殿侯公三遷至隴一條城,遂為條城望族。蓋條城者,史云宋狄青所筑,故名青城,地雖彈丸,名儕縣邑。歷為皋榆文化之區,人崇文化,風尚孝悌,乃三隴之名鎮,書院、祠堂巍然可觀,高氏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乃九世祖秉信公所創,兩廂兩廳,一進三楹。道光十六年十一世祖登泰、翔翰、其明等再修,增過廳、雨廊。光緒五年十二世祖樹楠、克仁、丕映倡議修建福堂一處。于斯時也,左有福堂以安神靈,右有祠堂以奉吾祖,中有墓門以時祭掃,前堂后墓,廳廂相連,方形八卦,四寶聚珠,廟貌巍峨,氣象壯觀。坎門大吉,光前裕后。二百年來,敬宗明禮,修睦講信,一門和樂,然則代遠年湮,風雨侵蝕,屢遭破壞,漸成危房。幸賴改革開放,百業俱興,族人同心,子孫協力,于二零零二年動工維修。建設者篳路藍縷,原卯原榫,修繕如舊,復懸御賜“才兼文武”、“進士”等匾額,雕忠孝節義、漁樵耕讀于其上,繪邑之賢達詩文書法于堂壁,木刻楹對,張掛詩聯,延請國家司法部原部長高昌禮、國家文化部原部長高占祥賜額,中共甘肅省委原書記李子奇題詞。藏書有室,駁理有廳,嘉樹榮而佳卉茁,香火盛而人氣旺。侖然奐然,氣象光昌,晉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人之圣跡歷久彌新矣。
是役也,作始于壬午之夏,告竣于乙酉之秋。期間承蒙榆中縣暨青城鎮黨委、政府重視支持,省文化廳副廳長馬文治關懷指導,條城高氏祠堂維修擴建委員會應時成立,榆中縣政協副主席丁述學、青城鎮黨委書記張成榮、鎮長楊維忠、文化站站長王天恩、族人高孝友、高集華、高錫恭、高典書、高立峰、高峻峰、高維新、高志武、高忠誠、高集翰、高啟生、高啟安、高敏、高國林、高國彩、高天文、高啟旺、高作鈺、高增圻、高生湖擔綱總理,十六氏孫媳楊秀芳、魏俊樂、關月英義務后勤。高氏子孫鼎力贊襄,社會賢達輔資相助,盛事乃成。若夫青瓦朱門,杰閣華構,大雅扶輪,元音獨振,不惟一幽微肅穆之圣地,亦誠為條邑超逸奇麗之勝景也,樓閣為山河而增輝,山河因樓閣而名馳。舉凡蒞境者,莫不欣然向慕而瞻觀焉。歟嘻,前人建之,今人修之,俾將來思所以步先哲而勵后昆,冀斯土之君子守之繕之、流芳百世云耳。
是為記。
十五世孫 高財庭 沐手拜撰
十六世孫 高 農 沐手拜書
條城高氏祠堂管理委員會 敬立
公元二零零八年歲次戊子七月十五日 谷旦
上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墓碑·《故馬公墓志銘》(明·李至剛)
下一篇: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紀念碑·《澳門回歸紀念碑碑文》(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