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曲·虛花悟(第五回)
【原文】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①?
把這韶華打滅②,覓那清淡天和③。
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④。
到頭來,誰把秋捱過⑤?
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⑥。
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zāi)埂?/p>
這的是⑦,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
似這般,生關(guān)死劫誰能躲⑧?
聞?wù)f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jié)著長生果⑨。
【注解】
①將那三春看破:與前文判詞所說“勘破三春”意同。桃紅柳綠:喻榮華富貴。待如何:結(jié)果怎么樣呢?
②韶華:大好春光。此處喻所謂“凡心”。
③清淡天和:既指與自然界濃艷的春光相對的天地間清淡之氣,又指人體的元氣。因為古時有所謂不動心、不勞形、清凈淡泊可保持元氣不受耗傷的說法,所以,“覓天和”亦即所謂養(yǎng)性修道。天和,元氣。
④天上夭桃、云中杏蕊:比喻富貴榮華。夭桃,語出《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夭夭,美而盛的樣子。
⑤捱(ái)過:艱難度過。
⑥則看:只見。白楊村:古人在墓地多種白楊,后來常用白楊暗喻墳冢所在?!?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古詩十九首》:“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青楓林:李白遭流放,杜甫疑其已死,作《夢李白》詩說:“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边@里青楓林是借用,意同“白楊村”。吟哦(é):有節(jié)奏地背誦、朗讀。
⑦的是:真是。
⑧生關(guān)死劫:佛教把人的生死說成是關(guān)頭、劫數(shù)。劫,厄運。
⑨寶樹:指菩提樹,叫“婆娑”。長生果:即《西游記》中所寫的人參果,俗傳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果,又是佛家語,指修行有成果。
【背景】
這首曲子是寫賈惜春的?!疤摶ā?,猶言鏡中花。“虛花悟”,意謂悟到榮華富貴都是虛幻的。
【賞析】
這首曲子同前面的《好了歌解注》一樣,極力鋪張渲染,說榮華富貴瞬息即逝,不要以“假”當(dāng)“真”,不要執(zhí)迷不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意思是說,惜春已將自己那三個姐姐的歸宿都看清楚了,即使是榮華富貴又能怎樣呢?
“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意思是說,犧牲美好的、濃艷的大好青春,去尋找那清凈淡泊的修行法門,到佛教中去修身養(yǎng)性。
“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是說桃杏雖盛,但等不到秋天早已落盡,以草木搖落而變衰的秋季來象征人世間不可避免的衰敗。從其他線索看,原稿寫賈府勢敗時在秋天,因此,這里含義雙關(guān)。
“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zāi)埂?,意思是說,到頭來,你無非也是要死去的,徒然留下一個墳頭而已。
對此,作者不禁發(fā)出感慨:“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guān)死劫誰能躲?”榮華富貴抵不過命運生死。
“聞?wù)f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jié)著長生果”,喻指皈依佛教,求得超度,修成正果。這里,作者是捏合傳說以取喻,暗示惜春終于逃避現(xiàn)實,出家為尼。
賈惜春“勘破三春”,“披緇為尼”,這并不表明她在大觀園的姊妹中見識最高、最能悟徹人生的真諦。恰恰相反,作者在小說中非常深刻地對惜春進(jìn)行解剖,讓我們看到她所以選擇這條生活道路的主客觀原因??陀^上,她在賈氏姊妹中年齡最小,當(dāng)她逐漸懂事的時候,周圍所接觸到的多是賈府已趨衰敗的景象。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姐姐的不幸結(jié)局,使她為自己的未來擔(dān)憂,現(xiàn)實的一切對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產(chǎn)生了棄世的念頭。主觀上,則是由環(huán)境塑造成的她那種毫不關(guān)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這是典型的利己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人家說她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處世哲學(xué)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關(guān),攆走毫無過錯的丫鬟入畫,而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于衷,就是她麻木不仁的典型性格表現(xiàn)。所以,當(dāng)賈府一敗涂地的時候,入庵為尼便是她逃避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傾軋保全自己的必然道路。這些描寫說明惜春出家是對惡濁的現(xiàn)實所能采取的唯一的抗議形式,似乎只有皈依佛門,才是逃避現(xiàn)實的最好途徑。但她將來要“緇衣乞食”,和叫花子差不多,“長生果”定是吃不到的。在原稿中,她所過的“緇衣乞食”的生活,境況肯定要比續(xù)書所寫的還要悲慘。
其實,這首曲子也不單為惜春而設(shè),更多的句子是作者直接抒發(fā)幻滅后的悲哀,悲觀的氣氛十分濃重。
上一篇:紅樓夢《紅樓夢曲·聰明累(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薄命司聯(lián)語(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