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猿何處發(fā),郢路第三聲。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啾啾深眾木,噭噭入孤城。坐覺盈心耳,翛然適楚情。
“空山益夜清”,非悲猿不合,此謂著題。落句收“郢路”。
【箋釋】
[郢路] 通往郢都的路途。《楚辭·九章·抽思》:“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此處指湘中道路。唐李白《感遇》其四:“巫山賦彩云,郢路歌《白雪》。舉國莫能和,巴人皆卷舌。”詩題,《全唐詩》卷二四九注:一本題下有“送客”二字。
[第三聲] 《水經注》卷三四“江水”:三峽,“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啾啾] 象聲詞。鳥獸蟲的鳴叫聲。《楚辭·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噭噭] 鳥獸鳴聲。曹植《雜詩》其三:“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活活夕流駛,噭噭夜猿啼。”陳子昂《晚次樂鄉(xiāng)縣》:“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翛然] 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無系貌也。”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上一篇:《松江獨宿》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行軍張司馬罷使回》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