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牒·如何才能修好家譜·修譜過程
家譜是一個家族、宗族全面、詳細的記錄,它是一個家族、宗族的歷史或家族、宗族的百科全書,起著敦宗睦族、凝聚血親的功能和作用。纂修家譜是中國古今家族中的大事。古代對纂修家譜是謹慎而又莊重的,修譜被視為宗族中的頭等大事。有些家族在纂修家譜時請本族或族外當時有名的文人學士撰寫部分內容或題寫序言,如歐陽修撰有《歐陽氏譜圖》、蘇洵撰有《蘇氏族譜》、曾肇撰有《曾氏譜圖》、王安石撰有《許氏宗譜序》、文天祥撰有《跋李氏譜》等。其主要目的是借以揚名和炫耀,但從另一側面也保證了族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纂修家譜須得家族、宗族大部分成員同意后方可進行。重修、續修家譜的時間古無定制,一般是三十年一修,也有二十年一修甚至十幾年一修的,還有由于兵荒、災疫、遷徙等原因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未修的。
纂修家譜前,家族、宗族一般都要成立修譜機構,即所謂的家譜編委會或譜局,由族長擔任主修。編委會通常由主修、倡修、編修、監修、協修、校閱等組成。家譜編委會即譜局成立之后,即進入纂修族譜的實質準備階段。主要工作有二:
一是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平時分項記錄族人的情況。如家族成員凡生丁口、行冠禮、結婚時均須預先立冊一本,以便以后陸續增入新添丁口。每年冬至祭禮祖先前,家族內各房須將男丁情況報至族里,同時將婚、嫁、卒、葬等一并報上,以作為日后修譜續修的依據。
(2)平時由各房單獨記錄,再按時匯總登錄。平時家族成員的基本情況就由各房或各支單獨記錄和掌握,各家族成員也主動將變化情況報告房長,如生丁后須報以下內容:某房、祖某、父某、行某之第幾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每年冬至,各房長將該年的全年變動情況造表登記后送入族內,再由專人登入總冊送至族祠或派專人保存,到修譜續修之年時再拿出來使用。
(3)由各戶按時報告變動情況。規定族內成員生子三天命名后即報告族長,登名于簿,記明出生時日;去世者,家屬半年內將死者壽數、葬地報告登記;即使媳婦,也要求把女方生日、娘家情況記錄在簿;遷居外地者,要一年匯報一次情況,注明居地等項,以便族長記錄。
(4)修譜時普查填表而后匯總纂局。格式如下:第幾某戶、幾十幾代、名某、年幾十幾歲、現居某縣某村、習何業何職、曾祖名某、號某、何指、在否、父字某、號某、何指、在否、有子幾人、名某。
(5)派人外出實地調查。這是一般家族修譜、續譜時最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之一。外出實地調查的主要對象是遷居外地的本族成員的基本情況。
(6)各支族提供。有些家族規定:修譜前兩年,各支族要將各自的情況先行編好送來匯總。
(7)利用舊譜資料。這也是一般家族修譜、續譜時最重要的資料來源之一,幾乎所有的重修譜、續修譜都是在舊譜基礎上參核考證,拾遺補闕再填加新材料而修成的。
(8)利用御賜詩文及各種契約文書等文獻資料。
(9)從正史、方志、文集及其他書籍、文獻中抄錄資料。一些大家族的家譜收錄人物眾多,這些人物或在正史中有傳,或有文集行世,或在方志有載,另外他們與同時代的族外好友或有彼此酬唱、書函往來。這些酬唱、書函等也許收錄于他人的文集之中。以上種種情況都會在修譜、續譜的過程中遇到,因而正史、方志、文集和其他書籍、資料也成為修譜時不可遺漏的重要寶庫之一。
(10)輯錄族人所撰詩文及其他存稿。
(11)輯錄與族人有關的其他材料。
(12)輯錄族人墓表、墓志、墓銘等材料。
二是籌集經費。經費來源一般是來自族產收入,如族田、祭田及其他田地的收入,族內公共財產出租給個人的收入等。除此而外,每個入譜的男丁都必須交納一定數額的譜銀(女子因不上譜,故不必交納)。經費的第三個來源是族中一些有錢成員的捐助。較大的捐助來自族內有較高經濟地位的成員,尤其是那些沒有官職或沒有通過科舉考試的富裕商人,他們為了在家譜中多占些篇幅以光宗耀祖和顯及后代,常常用較多經費資助修譜來達到目的。
一等經費籌集就緒,編委會就進入譜局動手編修。首先要擬定修譜凡例,一般是依據舊譜凡例根據時代需要而增加刪減。凡例定下來后,要張榜通告族內成員,使他們明確此次修譜的編修宗旨及基本體例。書稿編好后,即請人認真刻寫和印刷,臨修、校閱負責審核和校對。但一些家族每次續修族譜籌集到的經費往往不夠用,只好修完為止,不能刻版印刷。
一部家譜經過這些程序后才算修竣。裝訂完畢后,譜局再次張榜通知族內成員,然后擇定吉日,鑼鼓開道,鞭炮齊鳴,以大轎將修好的新譜迎回祠堂。再擇定吉日,舉族男丁不論老幼,均沐浴更衣,穿著一新,虔誠地對家譜予以禮拜。拜譜完畢后,族長拿出朱筆開始發譜,一般是每房一部,祠堂留一部。譜領完后,經濟條件較好的一些家族、宗族,于當晚舉行盛大宴會,所有參加禮拜的人,都可按著尊卑長幼的順序入座就餐。
綜上所述,家譜的纂修是一項莊重、嚴肅、認真、細致的工作,既要求有全面翔實的資料,又要求有足夠充裕的經費,這樣才能修出一部比較完備詳實的家譜。
上一篇:譜牒·家譜實例及賞析·賞析
下一篇:譜牒·如何才能修好家譜·如何編纂當代的新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