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牒·家譜實例及賞析·賞析
《隴靖邑李氏家譜》為古制譜,一切都按照古代格式編修,屬清末民初時期的民間家譜。而《隴靖邑王氏族譜》屬于現代之作,打破了舊規,格式有了大的變化,比較通俗,易于眾人觀賞,也便于效仿。
盛世修志,承古拓今。家興思源,繼往開來。改革開放以來,國泰民安,萬象更新,修譜之風悄然興起。從各地所修之譜牒來看,無論文字水平,還是印制技巧,都有了劃時代的提高。《隴靖邑李氏家譜》為手工抄寫,《隴靖邑王氏族譜》為油墨印刷。
家譜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它產生于封建社會,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別貴賤、繼世流。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欲興國族,必自家族始,想知一國之興衰,至少也必先知一家之興衰。在封建社會,由于統治階級的利用和提倡,譜學得到了發展乃至普及,成了一門專門學問,很多學者也從事于譜學的撰述。宋代歐陽修、蘇洵等大文學家各創譜式,并在理論上多有建樹,遂使譜例規范化,成為后世效仿的典范。譜系之學,之所以在封建社會久盛不衰,除了有利于維護封建制度,多為統治者所鼓勵和倡導外,也還有和睦宗族,崇文修德,激勵后人的積極作用,還能從某些方面反映當時當地的歷史面貌、人文典籍、社會風尚,成為地方志的必要補充和佐證。因此,當代人修家譜,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既要繼承它積極有用的方面,發揚光大,賦予時代精神,也要剔除諸多消極腐朽的東西,諸如帶有明顯封建烙印的俯首忠君、男尊女卑、奴化教育等糟粕。
縱觀過去規范化譜牒的譜式,體系龐大復雜,包括譜名、譜序、譜記、恩榮錄、遺像、族規家法、五服圖、世系表、譜系本記、仁宦記、傳記、先世考、名績錄、祠堂說、族產說、丘垅圖、藝文錄、派語字輩律、余慶錄、領譜記等內容,當代人實在難以效仿,也無從此必要。修譜,既要展示出譜牒所要求的基本內容,使它確能起到考世系、明倫次、增和睦的作用,同時也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不拘泥于傳統格式的束縛,做到簡明扼要,別具一格。在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敘述上,盡量做到客觀公正,不牽強附會,言過其實;文字上做到通俗易懂,標點分明,便于后人閱讀。只要把握好這些要求,也就足夠了。
上一篇:譜牒·家譜的基礎知識·家譜的內容與格式
下一篇:譜牒·如何才能修好家譜·修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