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十二支曲(警幻仙姑) 其七: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復(1)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2)。你道是啖肉食腥膻(3),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越妒,過潔世間嫌(4)。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5);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6)。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7)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注釋】
(1) 復:通“覆”,累土于地上,引申為“高出”。這里比喻妙玉才華杰出。
(2) “天生”句:孤癖,獨有的,與眾不同的,或有某一方面的嗜好、習性。人皆罕,人們都認為少見,含奇怪之意。
(3) “你道”句:你道,泛指人們說。啖(dàn),吃。食腥膻(shān),(妙玉認為)吃的是動物的腥臭味。
(4) “卻不知”二句:太高,指妙玉太過清高(含高傲意)。人越妒,越多的人妒忌,意即大多數人會妒忌。過潔,指妙玉太過潔身自尊(含瞧不起世俗人)。世間嫌,世間的人厭惡(世人一般都會厭惡)。嫌,厭惡,不滿意。
(5) “青燈”句:青燈古殿,佛堂及佛堂內點的燈。青燈,形容燈光幽淡。人,指妙玉。
(6) “紅粉”句:紅粉朱樓,美人的住所(閨房),這里代指妙玉。春色闌,春景完了,喻指妙玉青春年華逝去了。闌(lán),將盡。
(7) 風塵骯臟:暗示妙玉結局:被強盜劫持后受污辱,繼又淪落風塵。風塵,指娼妓的生活、場所。《聊齋志異·鴉頭》:“妾委風塵,實非所愿。”
【譯文】
妙玉氣質美好如香蘭,才華極高可與神仙相比。天生的孤雅高潔品格,人們都以為世間少見。她認為魚肉腥臊難聞,綾羅庸俗可厭。可是她不知道,一個人越是清高越會遭人妒忌,越是潔身自好越會受到世人嫌惡。可嘆這個奇女子啊,就在佛殿青燈下逐漸變老,辜負了自己的紅顏青春,任其慢慢地消逝。到頭來,還是違背心愿落入骯臟的煙花巷,好比一塊純凈白玉陷進了污泥坑,那些王孫公子又何必嘆息無姻緣?
【鑒賞】
人間罕見奇女子,曹雪芹對她既看重又揶揄;高鶚對妙玉的結局有改動,倒是合理的
大觀園第一個佛門女妙玉,曹雪芹對她既看重又揶揄。妙玉金玉姿質、蘭桂品性、詩人才華,在大觀園眾多姐妹中絕不遜于黛玉、寶釵、湘云等女子。她“道骨仙風”,不食人間煙火。她孤芳自賞,竟斷言“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她自命清高,收集梅花上的雪埋在地下三年,用化成的水烹茶而飲;賈母帶領劉姥姥參觀櫳翠庵,讓劉姥姥喝茶,她把劉姥姥用過的一只名貴的成窯杯,不是洗洗再用,而是要丟棄。她自稱是“檻外人”、“畸人”,意謂不與世人同,不與世俗搭界,“卻不知太高人越妒,過潔世間嫌”。岫煙向寶玉介紹,妙玉“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寶玉對她的印象是,“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她)目”。李紈對她的評價是,為人可厭,因而不理她。而那個猥瑣的賈環想起妙玉從不拿正眼瞧他一瞧,更是恨之入骨:“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妙玉遭劫后,聽說已被賊人殺了,賈環幸災樂禍,說“我才趁愿呢”。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檻外人”、“畸人”,卻是由衷地喜歡“風流俗物”、“多情公子”賈寶玉。寶玉生日,她送帖子祝賀;她用自己的杯子沖茶給寶玉喝;別人向她討梅花不給,寶玉向她討就給了。她每見到寶玉,心中就會不平靜,就會蕩起漣漪。高鶚順著曹雪芹的路子寫到,她被強盜搶去前最后一次見到寶玉,是在蓼風軒和惜春下圍棋時:寶玉來了,和她說話,她始則“忽然把臉一紅,也不答言,低了頭自看那棋”;再則“微微的把眼一抬,看了寶玉一眼,復又低下頭去,那臉上的顏色漸漸的紅暈起來”;終于“癡癡的問寶玉道:‘你從何處來?’”這哪里是“檻外人”、“畸人”?分明是個尋常初戀女子!妙玉回到櫳翠庵,寶玉在她的腦海里始終揮之不去。晚上她獨自出了庵門,在如水的月光下靠著欄桿站了一會,云影橫空,思緒萬千,這時屋頂上正好“有兩個貓兒一遞一聲廝叫”,“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一個“尋常初戀女子”渴望愛情和婚姻的心情是多么的真切、強烈!以致當夜在佛前打坐竟出了大偏差。總之,在寶玉面前,妙玉自動解除了清高、矜持、不食人間煙火等一切武裝,而凡心畢露。所以曹雪芹揶揄她“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當然曹雪芹指的“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還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妙玉的結局:遭強盜劫持后,“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落入煙花巷做了風塵女子。曹雪芹沒有來得及寫,不過看得出曹大師是給以極大的同情和惋惜的,對她的判詞與曲中說:“可憐金玉質,落陷污泥中。”高鶚續書沒有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來寫,把她的結局改成不從強盜威逼,被賊子殺了。高鶚先作了幾處鋪墊:惜春得知妙玉被強盜劫去后估計:“他(她)素來孤潔的,豈肯惜命?”寶玉得知后斷言:“這個人(指妙玉)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當時盜賊劫走妙玉,逃往南海而去。第一百十七回中,高鶚正式交代妙玉的最后結局。賈蕓、賈環等與賴、林管家的子弟在一起喝酒談天,說到最近的新聞:海疆捉拿了好些盜賊,有個盜賊“搶了一個女人下海去了。那女人不依,被那賊殺了”,該盜賊被捉拿后就地正法。眾人議論下來,相當肯定那個女人就是“咱們櫳翠庵的什么妙玉”。
我以為高鶚的改動是合理的。妙玉的凡心確實未泯,但是根據她的思想品質、性格特點,她只會看中像賈寶玉那樣風流倜儻的多情公子,且是對女性特別敬重和愛護的護花侍者,而看不上世俗凡夫俗子,更不會屈服于強徒的威逼,而甘心墮落成風塵女子。
上一篇:《其一(探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其三(寶玉)》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