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童
作者: 李青山 【本書體例】
【原文】:
彼狡童兮(1),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
【鑒賞】:
對《狡童》這首詩的解釋,歷來多有歧義。唯今人高亨《詩經今注》所釋最為切當入微。他認為此詩表現的是“一對戀人偶爾產生矛盾,女方為之寢食不安。”就是說,詩人表現的是一種特定情境中所產生的特定的心境,這正是《狡童》一詩有別于《詩經》中其他愛情詩的一大特色。
詩兩章,章四句。兩章句式結構完全相同,只更換了幾個近義字,變“不與我言”而為“不與我食”,變“使我不能餐”而為“使我不能息”,僅此而已。全詩均用賦體,且以獨白的口吻直抒胸臆,在復沓疊唱中,表現了她一種曲折纏綿的感情。那反復回蕩的情韻,使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別具一種動人的感染力。
起句“彼狡童兮”的“狡童”,解作“小滑頭”可,“小冤家”亦可,是詩中的女子對她情人一種帶怒氣的稱呼。他們本來是熱戀的,一向要好的,很可能親密地沒拌過一回嘴,沒紅過一次臉??刹恢獮槭裁矗蝗划a生了點磨擦,有了點小別扭。男的就負氣矯情地“不與我言”,“不與我食”。她忍受不了他這冷淡寡情的態度。于是就以“狡童”稱呼他。細細品味,這“狡童”二字該包含了多少細微復雜的感情,有幽怨,有嬌嗔,有溫情,真是罵中有愛,怨中含情,嗔中帶俏,曲盡了一個多情女子此時的心態。她明知道他不是那種負心人,他們的愛情生活不會出現難以逆轉的變故,甚至覺得他是在和自己嘔氣,但她還是有點焦慮和不安。因而在三、四兩句,又不由地轉而向他直訴自己的心曲,你個小冤家呀,知道不知道我為了你的緣故,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啊!她想要他知道她所受的委屈,也埋怨他不該這樣傷害她,給她帶來了痛苦。自然,她的傾訴委曲和痛苦,終究還是為了要他來更加憐惜她、體貼她、愛撫她。這心境是何等纏綿,何等深婉喲!我們說,女主人公動人的藝術力量,原就是因她這柔情嬌態和怨恨膠結中,流溢著深深的戀情和綿綿的意緒。為這樣一個多情的女子,那小伙子是不會和她惱到頭的。因此詩的結尾盡管是蕩漾著曲折上微妙的弦外之音,給人一種蕩氣回腸的不盡之感,可是怕沒有一個讀者會為女主人公的戀情而擔憂吧!有時候,甜中摻那么點鹽,不是更有滋味嗎!
上一篇:《燕燕》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獨不見》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