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夕次盱眙縣①》唐詩賞析,《夕次盱眙縣》原文與注釋
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②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③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④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⑤
【注釋】 ①夕次:晚上停宿。盱眙:在淮水南岸,今江蘇盱眙縣。②落帆:降下船帆,指船停泊。③浩浩:水浩大的樣子。④山郭:山村和城郭。蘆洲白:指蘆花洲的蘆葦秋日開白花。洲:水中陸地。⑤秦關:陜西長安一帶多關隘。
【鑒賞】 這首詩可能是詩人上任蘇州任刺史途中所作。詩歌主要寫停宿江蘇盱眙縣,羈旅思鄉之情。
首聯交代停宿地點。在淮河邊的城鎮盱眙縣卸下船帆,停泊在專供郵傳和官吏旅途中住宿的地方。“淮鎮”,指淮水邊上的城鎮盱眙縣。“孤”,指 “驛”的附近無其他房舍,比較孤單; 以環境襯托人物心理,環境的孤單引發環境中人的孤獨情懷。“驛”,指驛站。
頷聯描寫傍晚的蒼茫景象。夕陽西沉暮色蒼茫之時,江面上風浪很大,已沒有了行船,視線漸漸模糊,無法吸引詩人的注意力。開闊畫面的展示,也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思念。
頸聯描繪人歸雁宿、各安其居的祥和圖畫。詩人由遠及近,收回視線: 夜幕降臨的時候,只見勞作的人們扛著犁、荷著鋤紛紛歸家; 飛雁也紛紛停落在白色的蘆葦叢中,結束一天的勞累。這樣的所見更催生了詩人的懷鄉之情。
結聯承前三聯的描述,自然地表達羈愁旅思,揭示主題。獨自一人在萬籟俱靜的深夜結束了所見,只能回憶故鄉長安的人事物,越回憶越不能入眠,遠處寺廟傳來的鐘聲又不斷地提醒詩人客居他鄉。“聽鐘”,唐代寺廟夜晚有打鐘的習俗。“客”,詩人自指。
全詩采用白描手法,以敘為主,語言平實。意境蒼茫,從大處落筆,“孤”來自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浩浩”、“冥冥”、“郭暗”、“蘆洲” 都是遠觀,“憶秦關”、“聽鐘” 跨越空間距離。
上一篇:《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唐詩賞析,《夏日南亭懷辛大》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唐詩賞析,《夜歸鹿門歌》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