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劉元卿
獸有猱,小而善緣2,利爪。虎有癢,則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3,而汰其余以奉虎曰4:“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xiàn)左右5。”虎曰:“忠哉,猱也! 愛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覺也。久而虎腦空,痛發(fā),跡猱6,則猱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世人謂邯鄲扶瑟而倡者類之7,于是乎,寧獨一倡哉!
1猱(nao):猿類。2緣:攀援。3啖(dan):吃。4汰:去除。5對虎的敬稱。6跡猱:找猱的蹤跡。7邯鄲扶瑟:指音樂歌舞。樂府雜曲有《邯鄲行》。倡:娼妓。
【析點】 這篇寓言運用類比方法,用虎類比人、猱類比“邯鄲扶瑟”的娼妓、猱為虎爬搔類比靡靡之音使人陶醉、虎腦掏空類比喪失意志等。所謂類比,是把性質(zhì)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較而論證的方法,借助它可增強文章的形象性。虎兇狠殘忍,猱卻能與之融洽相處,原因在于它能為虎爬搔止癢,殊不知猱在爬搔的同時已吃盡了虎的腦漿。作者將“邯鄲扶瑟”的娼妓比做善爬搔的猱,已見出他對靡靡之音的深惡痛絕。摩靡之音就是在最適意的陶醉中使人不知不覺地喪失了意志的。但是,善于爬搔的猱性人物決不只是“邯鄲扶瑟”的娼妓,社會生活中更可怕的猱性人物大有人在。他們掌握了爬搔的技巧,察言觀色,投其所好,以至左右君王而獲“啖腦”之利。唐代李林甫“能伺候人主意”而官至丞相,用事之盛,無以其比;清代和珅得乾隆寵信,聚斂八億銀子的財富,憑的也是爬搔術(shù)。蘇軾說“忍痛易,忍癢難”。人們在功名權(quán)勢和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下往往奇癢難熬,非要別人爬搔才感到舒服。這就不是生理感覺,而是心理的弱點。虎在腦被掏空時尚感到了疼痛,而現(xiàn)實中被爬搔得忘乎所以的人尤其是長吏們恐到死也不覺悟。這才是真正可悲的所在
上一篇:《貓虎說》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猴梨園》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