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言情贈友詩歌
曾為梅花醉不歸,佳人挽袖乞新詞。輕紅①遍寫鴛鴦帶②,濃碧③爭斟翡翠卮④。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飲淚沾衣。如今但⑤欲關(guān)門睡,一任⑥梅花作雪飛。
這首詞當(dāng)作于紹興十六年 (公元1145年)朱敦儒六十四歲,被罷官之際。
詞的上片,作者以浪漫的筆調(diào),濃郁的色彩,生動逼真地描繪了早年愛情生活的場景。首句 “曾為梅花醉不歸”,點出了梅花,并追憶昔日因愛梅花而如醉如癡、徹夜不歸的情景。“佳人挽袖乞新詞”,是說正當(dāng)梅花盛開之時,與作者共度這良宵的紅粉知己——佳人,向他索要新詞。作者的激情迸發(fā),加上佳人的 “乞新詞”之舉而推波助瀾,達到了 “狂”的高峰。于是他竟順手拿起佳人涂唇的紅色,信筆書于佳人的衣帶之上。佳人爭著斟酒,作為填寫新詞的酬報,歡樂的宴飲達到了高潮。“輕紅遍寫鴛鴦帶,濃碧爭斟翡翠卮”,將賓語前置,突出了 “輕紅”與 “濃碧”,同時從 “遍寫”與 “爭斟”,我們可以想見作者填寫新詞并非一首,佳人斟酒也不只一杯。這一富有浪漫生活氣息的細節(jié)描繪,使作者早年隱居不仕、狂放不羈的生活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栩栩如生。朱敦儒早期的著名的詞作《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散帶疏狂。曾批給露支風(fēng)敕,累奏留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云,且插梅花醉洛陽。”作者蔑視功名富貴,清高狂傲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說是他早年生活的形象寫照,也可作為我們理解詞的上片的最好注腳。
詞的下片,筆鋒陡轉(zhuǎn)直下,作者面對嚴(yán)酷的現(xiàn)實,百感交集。“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飲淚沾衣。”同是梅花盛開之時,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當(dāng)年風(fēng)華正茂的詞人,現(xiàn)已年過半百,昔日 “乞新詞” 的佳人,如今也蹤影難覓。更何況經(jīng)過了靖康之變,生民涂炭,國家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作者也在南渡亂離中歷盡滄桑,睹物思人,撫今追昔,怎能不淚沾衣襟呢! 作者對昔日的戀人和昔日的生活思念之情之深,可從 “不飲”、“淚沾衣”兩個典型細節(jié)中透出。“如今但欲關(guān)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作者直率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現(xiàn)在只想關(guān)起門來睡覺,聽?wèi){梅花自開自落。作者對現(xiàn)實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而是極度的悲觀失望。
這首詞通過對比的手法,通過“醉”與“不飲”、“不歸”與“關(guān)門睡”“遍寫”、“爭斟”與“但欲”、“一任”等今昔生活的鮮明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哀痛和身世的感慨。
這首詞另一突出的特點是借物詠懷。作者平生最愛梅花,他的詠梅名句“橫枝依約影如無,但風(fēng)里空香數(shù)點。” ( 《鵲橋仙》)深得梅花之神。后人評價甚高,說“梅詞如不食煙火人語”,“語意奇絕”(張端義《貴耳集》卷上)。在朱敦儒的筆下,梅花的形象特別動人。有時他把梅花比作“乘醉下瑤池”的仙女,“冰姿素艷,無意壓群芳。” (《募山溪》西真姐妹)又把梅花比作“低鬟掩袂,愁寄玉闌金井外”、“月喚霜催,不肯人間取次開”的深情少女(《減字木蘭花》 “今正梅晚”)。他贊美梅花的高潔孤傲“獨自風(fēng)流獨自香” (《卜算子》 “古澗一枝梅”) 、“千林無伴,淡然獨傲霜雪”、“且與管領(lǐng)春回” ( 《念奴嬌》 “梅詞”)的高貴品格; 又嘆息梅花的孤獨不遇:“東風(fēng)寂寞,可憐誰為攀折?” (同上)不難看出,作者不僅把梅花作為詠物的寄托,同時在梅花這一形象中也融入了自我精神氣質(zhì)、品格及身世遭遇。從梅花的“一點心難寄”、“猶抱深心一點酸”、“寄隴程遙,和羹心在” 之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懷抱誠摯的憂國憂民之心的詞人自我形象。因此,梅花在詞人筆下,寄托遙深。詞人早年自視清高,不愿作官,但在飽經(jīng)國破家亡亂離之苦以后,他一改初衷,要為恢復(fù)中原有所作為,想要為“王者師”。他應(yīng)召作了吏部郎中等中下級的小官,由于南宋政權(quán)的茍且偏安、屈辱求和,非但使他不能如愿,反被彈劾罷官,并加以“專立異論”、與抗金派大臣李光“交通”的罪名。面對國家民族的深重災(zāi)難,他空有抱負而無用武之地,無能為力而又無可奈何; 他不滿現(xiàn)實、心灰意冷,后期思想漸趨消極但又渴望超脫。他南渡以后的詞,常常追懷故國與昔日的歡樂生活,以反襯眼前的飄零無依; 他思念家鄉(xiāng)和難以相聚的愛人,常常同懷念故國的風(fēng)物融合在一起,作者內(nèi)心思想的種種矛盾,形成了他南渡之后沉郁悲慨的詞風(fēng)。作者常常把懷念親人的刻骨相思融入家國之恨的深沉哀痛之中,使他的南渡之后詞作在南宋愛國詞作中仍占一定的地位。
注釋
①輕紅,女子化妝用作涂唇的紅色。②鴦鴛帶,女子繡有鴛鴦圖案的衣帶。江總的 《雜曲》中有“合歡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的詩句。③濃碧,形容酒色深綠,此處借指酒。李白 《襄陽歌》中有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fā)醅”的詩句; 蘇軾《武昌西山》中也有“春江綠漲葡萄醅”的詩句。④卮,酒器。⑤但,只。⑥任,聽?wèi){,聽任。
上一篇:《醉中留別永叔、子履》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四塊玉]風(fēng)情》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