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
梅圣俞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2。晚年與修《唐書》3,書成未奏而卒4,士大夫莫不嘆惜。其初受敕修《唐書》5,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人布袋’矣6。”刁氏對曰:“君于仕宦,亦何異‘鲇魚上竹竿’耶7!”聞者以為善對。
1 梅圣俞:梅堯臣,字圣俞,北宋詩人,很受歐陽修推崇。對:指作對聯。2館職:唐宋時朝中負責編校圖書史籍的官員。3與:參加。唐書:唐朝正史。此指《新唐書》。4“書成”句:史籍編成要先呈報皇帝批準,參加編修人員一般都能受到嘉獎或提拔。書成未奏而卒,在編修人員乃一大憾事。5受敕(chi):接受皇帝命令。6猢猻入布袋:意為鉆進去不出頭露面。7鲇(nian)魚上竹竿:意為爬不上去。
【析點】 “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君子仕宦何異鲇魚上竹竿耶”,真是一副工穩絕妙的對聯,其中實事相對,虛詞相對,更妙的是俗語相對,真是妙聯,足見刁氏文思之敏捷。但其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她與圣俞夫唱婦隨、心心相印的情愫。梅氏少時屢應進士不第,只能憑其叔父的功勛為州縣小官。五十歲時,仍“猶從辟書(即聘書),為人之佐”(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其中艱難坎坷,辛酸苦辣,可勝言哉! 對此,刁氏并不抱怨,她將“君于仕宦”比作“鲇魚上竹竿”,親切的揶揄中,雖不無許多酸楚,卻實在體現了她對圣俞深深的理解和對官場仕途的淡漠。讀者亦不難從中體會到這對患難夫妻感情的至深至篤。修《唐書》,本可以給圣俞的處境帶來些轉機,遺憾的是他雖經“猢猻入布袋”一般的苦熬掙扎將書修成,卻未見其出版,便溘然長逝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梅圣俞是歐陽修倡導的詩文革新運動的有力追隨者,也是他的摯友,歐陽修晚年這則回憶亡友夫婦的小品,寄托著對亡友蹇澀命運的同情和慨嘆,寄托著對亡友的深深懷念。短文亦頗有“正劇”意味,人物妙語連珠,幽默詼諧,卻又籠罩著一層深深的悲哀,仿佛一“含淚的微笑”,視之更令人心碎神傷
上一篇:《檜花蜜》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棕櫚》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