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蔣子正2
元遺山好問裕之,北方文雄也。其妹為女冠3,文而艷4。張平章當揆5,欲娶之,使人囑裕之。辭以可否在妹,妹以為可則可。張喜,自往訪,覘其所向6。至則方自手補天花板,輟而迎之7。張詢近日所作,應聲答曰:“補天手段暫施張8,不許纖塵落畫堂。寄語新來雙燕子,移巢別處覓雕梁。”張悚然而出9。
1本文為《山房隨筆》中的一則,標題為后人所加。元遺山:即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金代文學家。元遺山妹:即元嚴,金代女詩人。2蔣子正(生卒年不詳):宋末元初,著有《山房隨筆》。3女冠:女道士。4文而艷:貌美而有文才。5平章:元代中書省平章,為宰相副職。當揆(kui):當政。6覘(chan):觀察。7輟:放下。8施張:施展,施行。9悚然:恐懼的樣子。
【析點】 元遺山妹元嚴以一個女道士的身份拒絕權(quán)貴的求婚,態(tài)度既須堅決又不能過分強硬,她從自己手中的活計說起,吟了一道“補天”詩,妙用典故、比喻、雙關(guān)等手法,將自己、對方及求婚事融入詩中。那凜然不可侵犯的造物神——女蝸的形象,便是詩人自己形象的寫照,“纖塵”比喻雙關(guān)凡塵俗事,“新來”暗指張平章,“雙燕子”比喻雙關(guān)求婚事,“移巢別處”則是委婉拒婚。全詩構(gòu)思巧妙,含蓄有力,前兩句表明自己要潔身修道,不涉世俗;后兩句是委婉而堅決地拒婚,在這么一個冷艷的才女面前,張平章自然要“悚然而出”了。這首《補天》詩也表達了女詩人不慕權(quán)貴,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是她的《風竹圖贊》詩所謂:“可屈者氣.不屈者節(jié)。故人之來,盡掃秋月。”在中國封建社會,婦女的婚姻無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為兄長的元好問在妹妹的婚姻問題上能“妹以為可則可”,實在值得稱道。就是張平章其人,求婚不成,卻也未以權(quán)勢壓人也算得個開明人士。
上一篇:《儋耳夜書》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先生瞿駿志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