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沅湘日夜東流去1,不為愁人住少時(shí)。
【校記】
1.流,《全唐詩》一作“歸”。
【箋釋】
[湘南] 即長沙以南,湘潭、湘鄉(xiāng)一帶。《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九“潭州”:“湘鄉(xiāng)縣,本漢湘南縣之湘鄉(xiāng)也,后漢立為縣,屬零陵郡。自吳至陳,并屬衡陽郡。隋省入衡山縣,武德四年復(fù)置。”“湘潭縣,本漢湘南縣地,吳分立衡陽縣,晉惠帝更名衡山。歷代并屬衡陽郡。隋改屬潭州,天寶八年,改名湘潭。”
[盧橘] 金橘的別稱。司馬相如《上林賦》:“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樸。”《爾雅翼》卷一二“釋木”:“盧橘,伊尹曰:‘果之美者。箕山之東,青鳧之所有焉。’而司馬相如賦上林引盧橘夏熟,故左思譏之。張勃《吳錄》以為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樹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變青黑,味尤絕美,以為相如所引盧橘。盧,黑色也,蓋近是乎。”錢起《送武進(jìn)韋明府》:“盧橘垂殘雨,紅蓮拆早霜。送君催白首,歸水獨(dú)思鄉(xiāng)。”
[沅湘] 沅水和湘水。見本書卷一劉長卿《聽笛歌留別鄭協(xié)律》詩注。
【輯評】
《藝苑雌黃·盧橘》:古人文章中多言盧橘……戴叔倫詩“盧橘花開楓葉衰”,而蔡君謨《荔枝譜》亦云:“道里遼絕,曾不得班于盧橘江橙之右。”皆不顯言盧橘為何物。《東坡集》中言真覺院有洛花,花時(shí)不暇往,四月十八日與劉景文同往賞枇杷,作詩有“魏花非老伴,盧橘是鄉(xiāng)人”之句,蓋指盧橘為枇杷也……然山谷以謂夔、湘間有一種色黑而夏熟者,疑其為盧橘,則與東坡之意相戾……然予觀張勃《吳興錄》云:“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樹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亦青黑,味尤絕美。《上林賦》云:‘盧橘夏熟。’盧,黑也,蓋近是乎?”張勃之說既如此,則相如之賦殆未可以為失也。
《三體唐詩》卷一:怨水之去,所以深傷已不能去也。蓋叔倫事曹王于湖湘,故有是作。秦少游謫郴州有詞云“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正用此意。
《唐詩鏡》卷三五:是無聊語。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二○:此留滯楚南,見君無期,而咎沅、湘東流,不為少住,亦無聊之思也。
《詩學(xué)全書》卷三:此仕楚欲歸京師,感時(shí)物之變,嘆見君無時(shí),故恨沅湘無情,不為少住,以慰愁人之懷。
《峴傭說詩》:“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羨寒鴉得妙。“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shí)”,怨沅、湘怨得妙。可悟含蓄之法。
《詩境淺說》續(xù)編:首言湘南秋老,遙望京華,欲歸不得,寫出本意。后二句有兩層意,或謂沅湘東去,不得與之同行;或謂如此秋江碧水,不肯尺波小住,伴我愁人,乃日夜流而去。只以相伴盼無情之水,則一身之寥寂,誰復(fù)顧之耶?戎昱、戴叔倫詩品既不高,體又不健,只以指事陳詞,婉切動人,不可謂非唐音之肉好者。
【評論】
《中興間氣集·戴叔倫》:叔倫之為人,溫雅善舉止。無賢與不肖,見皆盡心。在租庸幕下數(shù)年,夕□靡怠。吏部尚書劉公輿、祠部員外郎張繼書,博訪選材,曰:“揖對賓客如叔倫者,一見稱心。”其詩體格雖不越中□,然“廨宇經(jīng)山火,公田沒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軟,故詩家少之。
權(quán)德輿《朝散大夫使持節(jié)都督容州諸軍事守容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管經(jīng)略招討制置等使譙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戴公墓志銘》:公早以詞藝振嘉聞,中以材術(shù)商功利,終以理行敷教化。師履素王之訓(xùn),周旋君子之儒,淑聲休問,苾芬四暢。初摳衣于蘭陵蕭茂挺,以文學(xué)政事見稱蕭門。文本菁華,而長于比興,粲為采章,鏘如珩璜,鼓鐘于宮。
顧云《唐風(fēng)集序》:圣上嫌文教之未振,思得如高宗朝拾遺陳公,作詩出沒《二雅》,馳驟建安,削苦澀僻碎,略淫靡淺切,破艷冶之堅(jiān)陣,擒雕巧之酋帥,皆摧犝折角,崩潰解散,掃蕩詞場,廓清文祲;然后有戴容州、劉隨州、王江寧率其徒揚(yáng)鞭按轡,相與呵樂,來朝于正道矣。
《后村詩話新集》卷六:叔倫仕至容管觀察使,半山選其詩凡四十七首,五、七言絕句已入選,今摘出集中平淡可玩味者,瀏亮切事情者。
《吳禮部詩話》引時(shí)天彝《唐百家詩選》:大歷后,李紓、包佶有盛名,叔倫、士元從容其間,詩思逸發(fā),于綺麗外仍有思致,非余子所及也。
《唐才子傳·戴叔倫》:詩興悠遠(yuǎn),每作驚人。有《述稿》十卷,今傳于世。
徐獻(xiàn)忠《唐詩品》:幼公未至羽儀之節(jié),早收蘭玉之譽(yù),修辭合節(jié),精研太始,亦可謂難士矣。夫太始之音,詞以情勝,音以調(diào)諧,幼公情旨余曠,而調(diào)頗促急,要之含氣未融,心無流潤,故雖工于斫煉,而寡于華要矣。
《詩藪內(nèi)編·近體上·五言》:滄浪謂戎昱濫觴晚唐,亦未然,戴叔倫尤甚。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一一:高仲武謂叔倫骨氣稍輕,晁公武謂唐史不稱其能詩,正以少其綿弱。然爾時(shí)詩格曰卑,幼公已云矯矯,愚不能人云亦云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戴叔倫》:近體詩亦多可觀,如“風(fēng)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對酒借余景,問程愁亂山”,“竹暗閑房雨,茶香別院風(fēng)”,語皆清響。
《石洲詩話》卷二:容州七古,皮松肌軟,此又在錢、劉諸公下矣。
又:戴容州嘗拈“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之語以論詩,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淺薄,實(shí)不可解。
《三唐詩品》卷二附十三家:其源出于沈休文。選韻笙和,諧音玉節(jié),清歌平調(diào),亦復(fù)睦耳關(guān)神。七言古風(fēng)如月林虛籟,晴霄霞綺,自然清麗,不雜微塵。五律高言壯闊,情語婉綿,在孟襄陽、劉隨州之亞。
上一篇:《除夜宿石頭驛》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