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慧心近空心, 非關髑髏孔。對面說不識, 饒你母性董。
這是一首寫得非常怪異有趣的宣揚佛教教義的詩。此詩選自敦煌寫本《歷代法寶記》,無住禪師“尋常教戒諸學道,空著言說,時時引稻田中螃蟹問眾人,會不?”接著便引用了王梵志這首詩。
佛教認為世上一切皆空,因此不能執著。空是假名,假名也是空的,因此稱為空空。所以佛家傳道反對講授,提倡妙悟。禪道妙悟是指無言的意會,如《五燈會元》卷一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對于世尊拈花示眾的禪意,眾人都不能意會,所以都沉默,只有迦葉意會了,所以破顏微笑,這就是妙悟。眾人只有慧心,沒有空心,所以不能妙悟。現在無住禪師也是“空著言說”,指著稻田中的螃蟹問佛徒是否領會,然后再引王梵志詩來證實自己的傳教方式完全是正確的。
“慧心近空心”,世俗所說的聰慧之心似乎接近禪門的空心,其實慧心決非空心。空心必須排斥一切主觀妄念,使心源澄澈,空諸所有;慧心只是憑藉著先天的聰慧,根本未離塵境。白居易《閑吟詩》說:“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平生種種心是慧心,銷盡了才是空心。
“非關髑髏孔”,空心跟骷髏的孔竅毫無關系,當人活在世上的時候,七竅能產生智慧,所以是慧心,不是正覺。
如今佛祖當面指著髑髏的孔竅要佛徒領悟,可是佛徒無論怎樣也不能領悟。于是詩人挖苦佛徒說:“對面說不識,饒你母姓董。”即使饒上你母親姓董,當面指點你還是不會懂的!以“董”諧“懂”,從而譏刺佛徒悟性太差,鈍根未除,不能成佛。
這首詩用意深刻,但寫得怪異風趣,妙語雙關。說禪門事,用禪門語,深藏禪機,充滿禪趣,便是這首詩的最大特色。
上一篇:《懷良人·葛鴉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護官符·《紅樓夢》》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