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皎鏡石崔巍,萬壑千巖暗綠苔。
林亭自有幽貞趣,況復秋深爽氣來。
[賞析]
唐玄宗的大哥寧王李憲,開元年間居住在京都長安勝業(yè)坊東南角府第,玄宗常來看望,兄弟和睦相愛,感情十分融洽。一次玄宗來時,與大哥一同觀賞王府園林秋色,談笑甚歡,遂乘興在園中石壁上題寫了這首 《過大哥山池題石壁》詩。
首句 “澄潭皎鏡石崔巍”,寫寧王府園林中池水澄澈、山石高大壯觀以及題詩處石壁的平滑光潔。皎鏡,猶言石鏡,指題詩的石壁。唐中宗 《石淙》詩有云: “巖懸石鏡厭山精”。次句 “萬壑千巖暗綠苔”,緊承上句的 “石崔巍”,進一步刻畫園林中山石姿態(tài)萬千,巖壑競秀,綠苔如茵。著一 “暗”字,既見出園中山石蹊徑的曲折幽深,亦見出園中樹木的茂密和花草的繁盛,從而自然過渡到下句。“林亭自有幽貞趣”,是寫林亭幽貞寧靜之美,同時也是贊頌林亭主人的隱逸之趣與高尚節(jié)操。末句點明季節(jié),并反照全詩,表現出寧王府第正融合在一派秋高氣爽的大好景象之中。
“幽貞”一典可謂全詩之眼,乃是我們領略全詩藝術境界的關鍵。典出 《周易 ·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貞吉”,魏王弼注云: “履道尚謙,不喜處盈,務在至誠,惡夫外飾者也。”又云: “履道坦坦,無險厄也。在幽而貞,宜其吉。”我們知道,寧王李憲是唐睿宗嫡長子,文明元年曾立為皇太子,武則天時又曾立為皇太孫,唐中宗即位,改封為宋王,當唐睿宗第二次即帝位考慮確立東宮儲位時,李憲認為三弟平王隆基(玄宗)有討平毒死中宗的韋后及其黨羽而再造社稷的大功,所以便上表懇切請求睿宗立三弟為皇太子。玄宗即位后,進封為寧王的李憲遇事謹慎,從不干議時政,更得到玄宗的敬重。這里,玄宗在詩中用“幽貞趣”來贊頌大哥李憲謙遜至誠的高貴品質,表明他始終不忘大哥的推讓之德。
寧王李憲卒于開元二十九年冬。《舊唐書·睿宗諸子傳》 云:“ (開元) 二十八年冬,憲寢疾,上 (玄宗) 令中使送醫(yī)藥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療憲稍瘳,上大悅,特賜緋袍魚袋,以賞異崇一。時申王 (玄宗二哥李㧑) 等皆先薨, 唯憲獨在, 上尤加恩貸。 每年至憲生日,必幸其宅,移時宴樂。居常無日不賜酒酪及異饌等,尚食總監(jiān)及四方有所進獻,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賜之。憲嘗奏請年終錄付史館,每年至數百紙。”這一記載頗有助于我們了解玄宗兄弟間的友愛和玄宗在這首詩中所表現的對大哥的無限敬重之情。
玄宗這首詩意旨含蓄,情與景合,筆調清新,聲韻和美,完全是盛唐詩的風格,雖然格律并非近體,卻無礙于它的自然流暢。《新唐書·文藝列傳》在評論開元時期的文風時曾說:“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從這首《過大哥山池題石壁》詩的藝術風格,我們也能夠多少窺見玄宗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盛唐詩風形成上所起的倡導作用。
上一篇:清宣統(tǒng)帝·愛新覺羅·溥儀《贈李文達》
下一篇:唐玄宗—李隆基《送日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