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柳永詞《望海潮》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望海潮》,是柳永創(chuàng)制的一個詞調(diào)。據(jù)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的記載,這首詞是柳永贈友人兩浙轉(zhuǎn)運使孫何的。宋初百年是中國封建經(jīng)濟的上升時期,全國出現(xiàn)了許多繁華的商業(yè)大都市。柳永適應都市生活的需要,突破詞的傳統(tǒng)內(nèi)容,創(chuàng)作了不少反映都市生活的詞。這首歌詠杭州市井繁華和湖山之美的詞,就是柳永都市詞中傳播最廣的一首。
詞的上片,總寫杭城的盛況。首起三句,先對杭州作一概括的介紹。作者站在高處,以鳥瞰的角度用遠景展示杭州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言杭州是祖國東南一帶形勢重要的地區(qū),又是三吳地區(qū)人口薈萃、財貨聚集的最大都市。而后縱觀古今,從杭城的歷史著眼說杭州是一座歷史名城,歷史悠久而又一直繁華不衰。詞的起筆就突出了杭州的自然形勝和社會繁華,氣勢闊大,統(tǒng)攝全篇。接下去作者就從這兩個方面由遠及近交錯地分別加以鋪寫?!盁熈嫎颉比洌小敖瓍嵌紩保瑢懚际蟹比A。城外,楊柳如煙,畫橋座座;城內(nèi),風簾飄拂,翠幕家家。遠遠望去,城郊一帶人煙稠密,市井坊陌,樓閣房舍,高高低低,形色各別。《西湖老人繁勝錄》說,杭州“城內(nèi)外有百萬人家”,從遠處“回頭看城內(nèi)山上,人家層層迭迭,觀宇樓臺,參差如花落仙宮”。這三句正描繪出了這座歷史名城的都市風光和繁華市容?!霸茦淅@堤沙”三句,承“東南形勝”,寫錢塘勝景。江水從這座城市的東南流過,江邊有高聳入云的綠樹環(huán)繞著江堤的沙路,江上有奔騰激蕩的江潮翻卷著雪白的浪花。浙江之潮,為天下之奇觀。《武林舊事》說,潮初來時,“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跺X塘候潮圖》云:“潮遠觀數(shù)百,若素練橫江;稍近,見潮頭高數(shù)丈,卷云擁雪,混混沌沌。”這一對句一動一靜,又綴以“天塹無涯”,就寫出了錢塘江的雄偉、壯闊和險要,突出了杭城的雄勝可據(jù)?!笆辛兄榄^”三句,再承“江吳都會”,進一步寫杭州的繁華。市場上陳列著各種貴重的珠寶,家家戶戶綾羅盈箱。商業(yè)繁榮,士民殷富,競相追求豪奢的生活,從服飾、穿著這一側(cè)面反映杭州的繁華。
盛宋詞人作詞法,多“前半泛寫,后半專敘”(《詞苑叢談》引《詩辨坻》),這首《望海潮》即是如此。上闋泛寫杭城盛況,下闋即集中筆墨專寫西湖。西湖是杭州的明珠,以湖光山色、名勝古跡聞名于世。詩人就抓住西湖“湖中有湖,山中有山”這一特點,從湖山落筆。 “重湖疊巘清嘉”三句,說西湖三十里,一線長堤把明鏡般的湖面分為里湖和外湖;而西湖三面環(huán)山,環(huán)湖的山巒重嶂疊翠。湖光山色,風景如畫,與都市的繁華比,顯得清秀嘉麗,別有一番情趣。而后以“三秋桂子”承“疊巘”,寫山中的桂花。 杭州的桂花自古有名,據(jù)說為月中的桂樹所生?!赌喜啃聲氛f:“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墜,寺僧亦曾拾得?!惫?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baijuy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白居易有“山寺月中尋桂子”之句。以“十里荷花”承“重湖”,寫湖中的荷花。西湖的蓮荷素來多而美?!队嗪夹蝿佟氛f:“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石園詩話》)楊萬里詩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西湖植荷水面是很廣的。“三秋”,寫山中桂花飄香之久;“十里”,言湖上種荷空間之大。湖和山,荷和桂,夏和秋,參錯交織,這就具體形象地寫出了西湖四時的秀美景色,極具匠心?!段淞峙f事》說:“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人亦無時而不游?!币蚨娙嗣枥L了湖山之美和四時風光之后,接著就寫杭州市民的快樂。“羌管弄晴”三句,寫勞動人民的游樂。白天,笛聲在湖上晴空中蕩漾;夜晚,歌聲在寧靜的湖面上飄揚;垂釣的老人和采蓮的姑娘都滿面春風,玩得很愉快?!扒T擁高牙”三句,寫州官的游樂。孫何和官員們在公退之余一同出游,人數(shù)很多,儀仗極盛。他們在湖上宴飲,醉酒之后,聽聽音樂,吟詠風景,顯得十分風雅。這首詞是作贈孫何的。湖上的游樂雖是反映湖山之美,但無疑也是對孫何政績的贊頌。最后三句,是作者對孫何良好的祝愿。宋代實行中央集權(quán)制,職官內(nèi)重外輕。所以詩人希望孫何將杭城勝景繪成圖畫,等到內(nèi)調(diào)中央時可向同僚們夸耀。這雖是應酬話,但也是對杭州勝景的贊美,在結(jié)構(gòu)上說可謂首尾圓合。
清人馮煦早就說過柳永“好為俳體”(《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夏敬觀也說柳永的雅詞“用六朝小品文賦作法”(手評《樂章集》)。這首《望海潮》即是一篇詞體的杭城賦。全詞二十一句,通篇用賦體作法: 鋪張揚厲,對偶排比。詞中每三句為一組,表達一個相對獨立的意思,組成一個層次,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鋪寫杭州的都市繁華和湖山秀美。而每個層次,三句中都有一對句,或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屬對工整,相互映襯,形象地再現(xiàn)了這座歷史名城的全貌。因而范鎮(zhèn)看了柳永的都市詞,曾慚愧地說:“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zhèn)在翰苑十余年,不能以一語歌詠,乃于耆卿詞見之?!?《方輿勝覽》卷十)傳說金主完顏亮聽唱這首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可見這首詞的藝術效果了。
上一篇:無名氏詞《望江南》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詞·秦觀詞《望海潮》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