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中呂] 普天樂
涂再思
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凝煙暮景,轉暉老樹,背影昏鴉。
【鑒賞】 這是一幅色彩濃麗的洞庭西山夕照圖。是作者《吳江八景》 中的第八景。
循著作者的觀察鋪寫順序,看看他的 “作畫” 過程挺有意思。
跟一般作畫順序一樣,作者也是先畫遠處的大背景,再畫中近景,再局部點染 。只不過這是一幅動的畫。
天上夕陽斜掛,晚云漸漸隱沒在蒼茫的暮靄中。地面一片平川上燃燒著火紅的楓葉,河流兩岸長滿雪白的蘆花,紅白相映,十分絢麗。這是鋪寫遠景。再看水中山下: 鷗鷺已歸巢棲息,牛羊正下山回家。牛羊不會沉默,你可以想象傍晚天光下一群群牛羊哞哞叫著打破山村寂靜的情景,還有牧童,或許也正在牛背上嘻笑哼唱呢,這猶如一幅山村風俗畫,而且頗有原始牧歌情調。
接著作者在留出的空白上調理出五彩斑斕、令人炫目的湖而境界: 粼粼閃耀的波光,變幻搖曳的霞輝……不僅如此,作者把自己的想象也融入了畫面,想象那傳說中的水底龍宮也被這火熱的霞光烘得暖意洋洋,這卻是一般顏料和畫布所難以傳達的。在十二三世紀西洋油畫幾乎還未傳入的中國社會,能捕捉到這樣類似現代印象大師筆下的富有光感色彩豐富的畫面,倒是需要一點“超前” 的感受力和文字表現力。
王勃《滕王閣序》 有 “煙光凝而暮山紫”,王昌齡有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 句(《長信秋詞》),這里背景鋪畫好了,最后化用前人詩句進行細節點染: 藍煙暮靄,映著斜暉的老樹,被夕陽鍍上一層金黃的昏鴉,這畫面便有了靈動的生氣。
這是曲,也是詩,更是畫。
上一篇:張鳴善·[中呂]普天樂·詠世|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張可久·[中呂]朝天子·山中雜書|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