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陳與義詩《渡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搖楫天平渡,迎人樹欲來。雨余吳岫立,日照海門開。雖異中原險,方隅亦壯哉!
這首五言律詩作于南宋君臣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中央政府不久之后。由于形勢好轉,為此抒發了喜悅心情。
當時南宋的部隊在長江之北和黃河中上游地區與金軍交鋒,打了幾個很漂亮的仗,民心振奮,后方秩序相對穩定,形勢和作《傷春》時一片慘凄破碎的景象不同了,喜悅心情流溢于《渡江》詩的字里行間。首聯雖然有“楚客”寄寓異鄉之“哀”,但是心境不同了。“吳岫立”、“海門開”的感情色彩是明朗的,詩人對錢塘江兩岸“迎人”而來的樹木感到親切,不像《傷春》中對繁華的“煙花一萬重”也都感到觸目傷心。雖然跟中原的險隘不一樣,但祖國的東南疆界也是很壯觀的。尾聯與首聯相呼應,進一步肯定了江南之好,那么詩人作為“楚客”的“自生之哀”,只是對尚未收復中原的一種遺憾和感嘆,而對當時形勢的好轉是滿意的。這是一層意思。另一層意思,末句“方隅亦壯哉”是用唐太宗贊美陜西高原的詩句“山河壯帝居”之意。臨安是“帝居”,雖有海門、吳岫之“壯”,但詩人并不以此自慰——臨安畢竟只是“方隅”,我們還是要回到“中原”去占有中原之“險”。這是當時許多有志之士所追求的收復中原的理想。又一次照應了首聯。全詩運思巧妙,蘊涵豐富,旨深意遠,耐人尋味。
上一篇:詩歌·王安石詩《泊船瓜洲》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詩歌·袁枚詩《渡江大風》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