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碑文的賞析與寫作·記事碑·《鑿井碑記》(佚名)
我村原名“天子掌”,地處縣境西界,王氏家族祖居于此,據考始祖王仲自南陽于此,至今繁衍傳承已逾一十八代四百余年,現王姓之眾已過陸佰。村居之地,雖雙龍戲珠,結局形盛,但地脈深伏,潛而難出,故淺表水脈因而不旺。雖歷代父老為解水困,堪輿鑿井,不懈努力,村中四周鑿井吸水,不計其數,但因水脈散而不聚,沉而不浮,故井雖多則水卻微,每遇旱季,仍時受缺水之困擾。隨社會之發展,為解村民不斷增長之用水需求,王氏后人,前赴后繼,鑿井未止。1968年于本村南溝河循泉而掘,歷時半載有余,擴泉成井,將水抽至村西場頭起水池,村中定點放水,雖可解村民用水量之需,但水源距村較遠,管護不便;更水質欠佳,不宜久飲。1996年又和鄰村西河聯合于兩村交界處鉆成深井一眼,將水抽至村北天門頭水池,改定點放水為水管入戶,家家用上了自來水。但此深井距村更加高遠,需二級抽提方可至村,維修管護,成本加大,且數村公用易而共管難,數年運行,多有不便。村中父老及在外工作人員等,每每議及此事,多耿耿于懷,難道我村居之地真無旺水哉! 2006年本村人有精于水文地質者,多次回村實地勘測,跟山捉脈,傾其所學,科學分析后,認為我村居之地下深處貯藏有豐富水源,并選定井位于村南頭龍溝西岸,村中老幼聞之欣然,村兩委順應民意,決定促成此事,遂經上級批準,于2005年9月開工鉆進,至2006年6月鉆井成功,歷時10月,鉆井深度460米,水位埋深250米,該井水量豐富,水質優良,井在村邊,供水管近,管護便利,且一級抽水便可受益。清泉滾滾流,水隨人意來。村中父老及在外工作人員無不拍手稱快,為使水源井工程早日順利告竣,有智者出智,有力者出力,紛紛捐贈錢物,共收到村民和本村籍在外工作人員捐款數萬元。經村兩委精打細算,周密組織,村中父老及在外工作人員內外相助,齊心協力,現深井鉆探、抽水配套、井房修建等工程已全部竣工。為使深井水源萬代不竭,永續利用,后世子孫務必時時惜之愛之護之;今雖有深井水源,但村中舊有古井機井不可廢之棄之,務要倍加呵護,以備不時之用。今勒之于石,以示后世不忘我村之水來之不易,并將本村捐款人姓名勒石于后,以存后世為據,勒石名次不論官職大小,地位高低,唯以捐款數額多少依次排列;若捐款數額相等,則以捐款時間先后依次排列,勒石以志。
公元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九日
上一篇:祭文賞析·《沉痛祭奠我至真至愛的朋友——喬國強同學》(佚名)
下一篇:祭文賞析·《寄往天堂的祝福——獻給海子的祭歌》(時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