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鐘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王安石施行新政,屢遭“舊黨”攻擊,晚年退居江寧,于鐘山營造半山園。這首詩是寫鐘山的幽美景象。
這首詩的中心,是寫鐘山之靜。一切的藝術描寫都是為著顯示和渲染這個“靜”字。這是緊緊圍繞詩的主旨進行藝術描述的范例,由此也形成了詩的主要特色。
“澗水無聲繞竹流”,溪水圍繞著竹林,無聲無息地流轉著,從溪水上顯示出“靜”。“竹西花草弄春柔”,在春意中擺弄著柔軟的姿態,從花草上顯示出“靜”。“茅檐相對坐終日”,整天坐看山景,從詩人的行為上顯示出“靜”。“一鳥不鳴山更幽”,王安石化用了王籍的詩句“鳥鳴山更幽”。據王安石對黃庭堅所說,他認為“鳥鳴山更幽”在表達靜寂的效果上,不如“不鳴山更幽”,這是從飛鳥上顯示出“靜”。《詩人玉屑》卷八引《苕溪漁隱叢話》:“王文海(籍)云:‘鳥鳴山更幽’,至王介甫(安石)則云:‘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皆反其意而用之,蓋欲不沿襲之耳。”四句詩,是四個視角。每一個具體的物象,都著力表現靜的狀態、靜的聲息。多方面的渲染,猶如是從各個角度投射的光束,都集中表現出主旨的“靜”,起到突出的作用。由于是從多方面加以渲染,所以,這種靜態不僅突出,而且表現豐富,不流于單一化。
然而,聲態之靜又是因為心態之靜。這是王安石晚年退居,寂寞心靈和帶有某種禪意的心態的外化和審美對象化產物。
上一篇:王安石《初夏即事》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徐積《織女》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