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吳偉業詩《楚兩生行[并序]》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蔡州蘇崑生,維揚柳敬亭,其地皆楚分也,而又客于楚。左寧南駐武昌,柳以談,蘇以歌,為幸舍重客。寧南沒于九江舟中,百萬眾皆奔潰,柳已先期東下。蘇生痛哭,削發入九華山。久之,出從武林汪然明。然明亡,之吳中。吳中以善歌名海內,然不過嘽緩柔曼為新聲。蘇生則于陰陽抗墜,分刌比度,如崑刀之切玉,叩之栗然,非時世所為工也。嘗遇虎邱廣場大集,生睨其旁笑曰:“某郎以某字不合律?!庇凶R之者曰:“彼傖楚乃竊言是非!”思有以挫之。間請一發聲,不覺屈服。顧少年耳剽日久,終不肯輕自貶下,就蘇生問所長。生亦落落難合,到海濱,寓吾里蕭寺風雪中。以余與柳生有雅故,為立小傳,援之以請曰:“吾浪跡三十年,為通侯所知。今失路憔悴而來過此,惟愿公一言,與柳生并傳足矣!”柳生近客于云間帥,識其必敗,苦無以自脫;浮湛敖弄,在軍政一無所關,其禍也幸以免。蘇生將渡江,余作楚兩生行以送之。以之寓柳生,俾知余與蘇生游,且為柳生危之也。
黃鵠磯頭楚兩生,征南上客擅縱橫。將軍已沒時世換,絕調空隨流水聲。一生拄頰高談妙,君卿唇舌淳于笑;痛哭常因感舊恩,詼嘲尚足陪年少。涂窮重走伏波軍,短衣縛袴非吾好;抵掌聊分幕府金,褰裳自把江村釣。一生嚼徵與含商,笑殺江南古調亡;洗出元音傾老輩,疊成妍唱待君王。一絲縈曳珠盤轉,半黍分明玉尺量;最是大堤西去曲,累人腸斷杜當陽。憶昔將軍正全盛,江樓高會夸名勝;生來索酒便長歌,中天明月軍聲靜。將軍聽罷據胡床,撫髀百戰今衰病;一朝身死豎降幡,貔貅散盡無橫陣。祈連高冢泣西風,射堂賓客嗟蓬鬢;羈棲孤館伴斜曛,野哭天邊幾處聞? 草滿獨尋江令宅,花開閑吊杜秋墳。鹍弦屢換尊前舞,鼉鼓誰開江上軍? 楚客只憐歸未得,吳兒肯道不如君。我念邗江頭白叟,滑稽幸免君知否? 失路徒貽妻子憂,脫身莫落諸候手! 坎壈繇來為盛名,見君寥落思君友。老去年來消息稀,寄爾新詩同一首;隱語藏名代客嘲,姑蘇臺畔東風柳。
《楚兩生行》是一首敘事詩?!俺缮敝柑K崑生和柳敬亭,是明代末年兩位著名藝人。蘇崑生原名周如松,精通音律,擅長唱曲。柳敬亭原名曹遇春(一作縫春),號敬亭,善說書,人稱“柳麻子”,譽滿一時。
這首詩以藝術的手法敘寫了蘇、柳兩人前半生的風云際遇和后半世的坎坷道路,并緊扣左良玉的盛衰這一關鍵,將全詩放在明清易代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中,因而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全詩從結構上看,可以分為五個段落。每段用一韻,韻隨意轉。首四句為第一段,是對蘇、柳的合寫。黃鵠磯在武昌西北,面臨長江。當時,武昌為左良玉軍駐地,故詩中以“黃鵠磯頭”指代。“征南”用晉朝羊祜拜為征南大將軍的典故來借指寧南侯左良玉?!罢髂仙峡蜕每v橫”和“絕調空隨流水聲”兩句,概括寫出了柳、蘇兩人與左良玉的關系以及兩人在左良玉死后的遭遇,又側重描寫了柳敬亭議論縱橫的政治才能和蘇崑生高超的演唱技巧,直接引發并貫穿以下兩段,成為全詩的總綱,為以下的敘述作了鋪墊。
接著兩段十六句,分別敘述和描寫了柳、蘇兩人的生平事跡和高超技藝。第二段八句是寫柳敬亭,其中前四句是描寫柳敬亭在左軍營中談笑風生妙語驚人的情形,以及他和左良玉的知遇之情?!熬浯缴唷敝笣h代樓護,字君卿,能言善辯,時稱“樓君卿唇舌”?!按居谛Α敝笐饑鴷r齊人淳于髡,滑稽多辯,史載他曾“仰天大笑,冠纓索絕”。詩中以樓君卿、淳于髡的詼諧善辯來比喻柳敬亭說書藝術的高超。后四句描寫柳敬亭與馬逢知的關系?!胺ā庇脰|漢馬援曾封伏波將軍的典故來借指馬逢知。“短衣縛袴”指軍隊的簡便裝束。詩中用“途窮”、“非吾好”、“聊分”等詞語說明柳敬亭并非自己愛好軍旅生活,只因窮途潦倒不得已才投奔馬逢知幕下;他在馬府中說書只是聊以酬金為生,空閑時便垂釣江邊,不過問軍中事務。這與序中所寫柳敬亭在馬府“識其必敗,苦無以自脫,浮湛敖弄,在軍政一無所關”是相呼應的;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柳敬亭“擅縱橫”的政治見識。第三段八句是寫蘇崑生高超的演唱技藝?!耙簧泪缗c含商,笑殺江南古調亡”兩句,寫蘇崑生唱曲時能準確地掌握音調變化,表達得細致入微,非當時江南一帶不懂古調的俗輩可比?!跋闯鲈魞A老輩,疊成妍唱待君王”兩句,寫蘇崑生的歌唱洗盡俗調,聲音純正,使歌壇前輩也為之傾倒,他美妙的歌唱可供帝王欣賞。“一絲縈曳珠盤轉,半黍分明玉尺量”兩句,形容他的歌聲輕細悠揚、圓潤婉轉,他唱曲吐音準確,不差毫厘。最后兩句緊扣主題,歸結到左良玉身上。“大堤”即今湖北省宜城縣?!豆沤駱蜂洝吩唬骸扒迳涛髑断尻枠贰吩疲骸l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绷汉單牡塾墒怯小洞蟮糖??!岸女旉枴敝笗x朝杜預,他因平吳有功封當陽(在今湖北省西部)侯,這里借指左良玉。南明福王即位,馬士英、阮大鋮當權。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揮師東下,馬、阮也急調江淮抗清前線的軍隊西向迎戰,并在南京西面修筑板磯城以防左軍,致使清軍乘機南下,南京不戰而陷。這兩句即詠此事。“累人腸斷杜當陽”之句,寫出了蘇崑生對左良玉的結局深感痛心,并由此轉入第四段。
第四段十八句,可分兩部分。前部分八句,是為左良玉所唱的挽歌。其中“憶昔”四句,回憶左良玉全盛時在黃鶴樓上舉行盛會,蘇崑生飲酒長歌的背景?!昂病笔亲撸唇灰巍_@句系借晉太尉庾亮在武昌登樓據胡床與屬吏詠謔的故事來喻指左良玉?!皳狩隆庇萌龂鴷r劉備髀肉復生的故事,暗指左良玉擁兵武昌,而不去和清兵作戰,沒有建功立業?!耙怀眱删?,寫左良玉病死后其子夢庚在九江率部降清,昔日勇猛的士兵也四下散盡。吳偉業與左良玉雖無過從,但他是復社中堅,在政治傾向上與同情東林黨人的左良玉相近,因此詩中對左良玉的結局流露出惋惜和同情之意。后部分十句,是為蘇崑生所唱的悲歌?!捌钸B高?!北局肝鳚h名將霍去病死后漢武帝為他筑造的高聳如祁連山的墳墓,這里借指左良玉墓?!吧涮觅e客”指蘇崑生。“射堂”是練習射箭的場所,這里泛指軍幕?!傲b棲”兩句,寫出了蘇崑生在左良玉死后無處可依的凄慘境況?!敖睢敝戈惓袝?,其住宅在江寧府上元縣(今南京市)東北?!岸徘铩笔侵柑拼偤9澏仁估铊熸?,善歌。李锜叛唐被殺,杜秋沒籍入宮,受到唐憲宗的寵幸。穆宗即位,杜秋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廢,賜歸金陵,窮老以終。這兩句皆用金陵故事寫蘇崑生在金陵吊古傷懷,慨嘆南明興亡,江山易主。與序中寫蘇崑生“之吳中”相合。“鹍弦”泛指弦樂器,相傳古代琵琶用鹍雞筋作弦?!包?tuó)鼓”是指用鼉皮蒙的鼓,這里指戰鼓。這兩句寫南明江山易主,歌場舞筵中已換了主人,左良玉部將也已降清。最后兩句是說: 可憐蘇崑生無家可歸,到吳中后,吳中少年卻不肯承認蘇的技藝超過他們,即序中所謂吳中少年“終不肯輕自貶下,就蘇生問所長”。蘇崑生的凄涼遭遇,與降清的左良玉的部將正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吳偉業另有一詩,可為這幾句的注腳:“樓船諸將碧油幢,一片降旗出九江。獨有龜年臥吹笛,暗潮打枕泣蓬窗?!痹娭幸蕴菩跁r的著名宮廷樂師李龜年來借指蘇崑生。這一對比,一褒一貶,贊頌了蘇崑生雖身為藝人,地位卑下,卻能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
第五段十句,主要寫作者對柳敬亭的思念,也是對蘇、柳的合寫?!摆踅^白叟”指柳敬亭。前六句吳偉業提醒柳生: 窮途失路,徒然給妻兒帶來憂愁;即然已經從馬府脫身,就不要再投身權門了。最后四句收束全詩?!肮锰K臺畔東風柳”,暗藏蘇、柳兩字,與開頭“楚兩生”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吳偉業的這首詩,在敘述中間以描寫、議論,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抒情色彩。作者對蘇、柳二生和左良玉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通過對他們身世的敘述,以藝術的手法概括了明清易代之際的歷史。吳偉業在《梅村詩話》中曾把自己的詩稱為“詩史”,可見他是有意識地以現實主義的手法來創作的。他所有的歌行,都可以說是歷史題材和個人感觸密切結合的產物,所以能以飽蘸感情的筆觸和真實而生動的情節及場景再現風云變幻的社會生活,而且富有時代感?!冻缮小芬辉?,就充分顯示了這一特色。
上一篇:詩歌·王禹偁詩《村行》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散文·徐弘祖文《楚游日記》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