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唐山水詩鑒賞
韓愈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 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桂州即今廣西桂林。嚴大夫為嚴謨,他在長慶二年(822)任桂管觀察使,詩作于此年。嚴大夫去桂州赴任,韓愈寫了這首送別詩,除韓愈之外,詩人張籍也寫有《送嚴大夫之桂州》,詩韻相同,同用“南”字,可能是一時的唱和之作。另外詩人白居易也寫過一首《送嚴大夫赴桂州》的詩,用韻與韓、張之作不同。
詩的開頭,即用傳說寫桂林之美,那青蔥蒼翠的八桂樹,森然挺立,它象喻著桂林如仙境一般美麗。古代傳說月中有八桂樹,人們以桂林山水同月宮一樣美麗,故桂林又稱“八桂”。因桂林地處湘水之南,所以次句詩說“茲地在湘南”。以上兩句,點出桂林的地理位置及甲秀天下之美。
“江作青羅帶, 山如碧玉篸”兩句, 具體描繪桂林山水之美, 江指漓江。漓江的水,象一條青綠色的綢條; 桂林的山,象美女用的碧玉簪子(篸, 即簪字)。 這兩句用形象的比喻形容桂林山水之美, 是描寫桂林山水的名句,為后人所傳誦。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兩句,概述桂林的風物出產。“輸”即繳納賦稅。桂州出產翠鳥的羽毛,人們把翠羽做成裝飾品,作為賦稅貢輸。桂林又是柑桔的產地,黃柑遍地,幾乎是家家養植。桂林既是山水甲秀的游覽勝地,又盛產翠羽、黃柑,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所以在結尾兩句,詩人將筆一轉,用“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作結。此二句詩說: 桂林遠遠勝過仙境,何必乘飛鸞去尋找世外仙境呢?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無一語道及送別之事,詩人用全力寫桂林山水之美,以此來鼓勵朋友嚴謨從長安到桂林赴任,把桂林山水寫得令人神往,令人心醉,把桂林的土特產寫得令人垂涎三尺。桂林既然勝過仙境,她是那樣的富有吸引力,友人到那里赴任,即使有萬里之遙也不覺其遠。這樣來欣賞這首詩,對友人的送別之意就隱寓其中了,所以雖不言送別,而送別之意自在言外,作為送別詩固很別致,作為山水詩,更見其佳。
上一篇:楊凝《送客入蜀》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范成大《邢臺驛》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