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洪澤湖
1943年
扁舟飛躍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紅。
夜渡淺沙驚宿鳥,曉行柳岸雪花驄。
注釋: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北部洪澤、泗洪、盱眙三縣之間,面積2069平方公里,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
雪花驄——駿馬名,指詩人所騎的白馬。
賞析:
欣賞這首優美的七言絕句前,需簡單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即當年作者為什么要過洪澤湖?1940年后,陳毅同志先后承擔著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華中總指揮部的指揮作戰任務,到了1943年的夏秋之交,新四軍黃克誠部準備對淮海區之塘河一帶的日偽軍發動一場秋季攻勢,身在黃花塘軍部的陳毅同志登舟前往匯合,經過了洪澤湖,去黃克誠部參與部署與現場指揮作戰。陳毅同志于當年5月寫下了這首詩。
前兩句寫洪澤湖傍晚的景色。斜陽西照,染紅了湖水;夏風徐徐,在湖上留下鋸齒般的漣漪。一葉扁舟行色匆匆,緊貼湖面向彼岸駛去,激起水鳥一陣撲騰。眼前的美景如畫,而詩人卻無心瀏覽,要“趁晴空”渡過洪澤湖。那么,渡湖為何要“趁晴空”呢?這是因為洪澤湖面積很大,湖面開闊,沒有一點兒屏障,無風也會起三尺浪,有風就更難于渡湖了。詩人出發時,是斜陽西照的傍晚。詩人為什么要選擇傍晚出發呢?這是因為,傍晚出發,便于掩護和躲避敵人的哨船。詩人用擬人的手法,用“斜抹”寫晚霞渲染湖水之狀,非常形象和逼真。晚霞夕照,漁歌唱晚,是水鄉真實的畫圖。
后兩句“夜渡淺沙驚宿鳥,曉行柳岸雪花驄”是寫渡湖時的過程。隨著夜幕的降臨,扁舟時而在深水里航行,時而靠近堤岸航行,為的是躲避敵人的盤查。已經熟睡的水鳥,被扁舟激起的浪花驚醒,紛紛向上撲騰,發出一陣陣驚叫聲,在夜色里令人生寒。然而,詩人是久經戰火考驗的鋼鐵戰士,并不會因為水鳥的驚騰而感到心慌,而是借著星光觀看堤岸邊淺淺的沙灘以及那些浮出水面的油油湖草,精神則高度集中,一邊提防敵人,一邊思考下一場戰斗的戰術。扁舟繼續在水中航行,詩人也似乎有點疲倦,但戰時的危情不允許有任何的懈怠,直到看到了天空的魚肚白色。“夜渡”是“曉行”的鋪墊,“曉行”是“夜渡”的結果。扁舟靠近了岸邊,詩人來不及休整,跨上一匹雪白的駿馬,沿著柳岸朝新四軍三師指揮部奔去。“夜渡淺沙”,似乎有點不好理解,這是因為,扁舟明明在湖面上航行,怎么可能渡過淺沙呢?詩人指的“淺沙”,應該是湖岸邊的沙灘,“渡”字,在這里應該為“過”的意思,是扁舟駛過了岸邊的沙灘。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寫戰事而不見戰事,而是將筆墨集中在祖國山河的描繪上,一幅幅優美的水鄉畫圖可圈可點,讓人陶醉其中;然而,我們仔細咀嚼后,又能體會到詩人夜航曉行的艱辛,從中捕捉到戰事的緊迫,讓我們看到了詩人處事不驚的大將風范。
上一篇:陳毅《過微山湖》詩詞賞析
下一篇:陳毅《長江大橋》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