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文治朱崇才
雪胔白骨滿疆場, 萬死孤忠未肯降。
寄語行人休掩鼻, 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陰女子
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下江南,破南京,福王朱由崧被俘。清軍沿江東下攻江陰,江陰民眾推典史陳明遇為主,堅守孤城。清兵猛攻,死傷七萬五千余人。江陰軍民堅持抗戰八十一日,城始破。清兵入城,屠殺報復,城內尸滿街巷,血流成河。后有一女子,題此詩于城墻,表達了對死難軍民的欽敬,對茍活者的鄙視。
“雪胔白骨”,胔,讀姿(zī),腐肉。雪就白骨言,同時也表示忠烈遺體之高潔。腐肉不可能為雪色,此是“冰雪不足喻其潔”(《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之意。江陰本東南繁華之地,而今成了戰場,豈不令人悲憤!“萬死孤忠未肯降”,孤忠,孤,孤介,不同流俗。清兵進軍江南,明州縣望風而降者有之,降而充先鋒、充內應者有之,而江陰軍民,卻血戰到底,不屈而死者數以萬計。寧死不降,向為中華民族之偉大精神的一種體現,是一種偉大而崇高的素質。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延續數千年而始終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這種崇高素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清民族與漢民族的斗爭,是中華民族內部的矛盾;但是,不畏強暴,抵抗侵略,寧死不屈,這種精神卻是永遠值得歌頌的。江陰軍民有的戰死疆場,有的遭到報復而被殺害,但是,他們的這種偉大精神卻將流芳百世。而那些茍活者,那些降清求榮者,活著還不如死了好!這首詩的結句“活人不及死人香”,語雖平淡而內涵極豐,從未經人道出,堪稱警世名句。
上一篇:周少雄《題八詠樓》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秀芝《題壁》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