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口頭望故鄉。
這是一首表現將士們殺敵報國激情昂揚的詩篇。
前二句,寫將士出征時的颯爽英姿:弓在臂,箭在腰,仿佛背負著一天絢爛的朝霞;寶劍出鞘,寒光閃閃,將清晨的秋霜映照得格外的耀眼;秋風蕭瑟,笳鼓齊鳴,將士們橫槍躍馬,馳出咸陽,踏上了征程。這兩句詩,筆酣墨飽,感情充沛,形象鮮明,而又一氣揮灑,活畫出將士們的英雄形象,突現了他們的軒昂意氣,矯健有力。
后兩句詩抒寫將士心底波瀾,洋溢著愛國熱忱和豪邁氣概。“河湟地”,指青海、甘肅一帶西北邊疆地區,既點出出征方向,又言明戰爭性質是抵御吐蕃,收復失地,有一箭雙雕的妙用。正因為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將士們才義無返顧,一往直前,不獲勝利,誓不收兵:“不擬回頭望故鄉”!兩句詩,立意上直接取法于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雄豪或有不及,但大義凜然、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和昂揚的人生意氣與追求,卻差可比肩。
整首詩,不具言戰斗經過,也不空喊勝利口號,只是擇取將士們出征時的一個場面、一個心理片斷來刻畫,以少總多,傳神寫照,突兀而起,戛然而結,言已盡而意無窮,筆觸雄勁空靈,情調激越悲涼。出征將士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感佩。詩篇雖未明言戰斗結局,而捷報頻傳、車師獻捷的勝利凱旋,已駸駸然流溢于字里行間。全詩思想積極,基調高昂,洋溢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精神,不愧是盛唐邊塞詩歌雄豪高唱的嗣響。
上一篇:韋承慶《南中詠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韓愈《盆池五首(其五)》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