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諸葛憶兵
青天淡淡月荒荒, 兩岸淮田盡戰(zhàn)場。
宮女不眠開眼坐, 更聽人唱哭襄陽。
汪元量
汪元量北上途經(jīng)淮河,感慨特別多。淮河原是南宋和金的邊界,這里曾發(fā)生過劇烈的激戰(zhàn)。“兩淮戰(zhàn)鼓不停撾,萬騎精兵賽夜叉”(《湖州歌》)是對往事的回顧;“兩淮極目草芊芊,野渡灰余屋數(shù)椽”(《湖州歌》)是眼前兵火劫余的景況。多日淮河行舟,詩人一直沉浸在悲痛哀悼之中。
又一個不眠的夜晚,天氣陰沉暗淡,月色冷漠無光,陰森凄冷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基調(diào),淮河兩岸肥沃的農(nóng)田,盡成戰(zhàn)場,滿目荒涼,此情此景再次牽動纏綿不休的亡國哀慟。過了淮河,就將永離故國。所以,此時的哀慟來得格外強(qiáng)烈,彌漫、充塞了周圍的整個世界。詩人借景抒情,將滿腔的悲憤蘊(yùn)蓄在字里行間。
此夜難以入眠的不僅僅是汪元量。兩宮以及隨行的宮女們也在忍受著同樣苦痛的煎熬。她們長夜靜坐,傾聽著遠(yuǎn)處傳來的痛述襄陽失陷的歌曲小調(diào)。在宋、元交戰(zhàn)中,襄陽是宋兵唯一長期苦守的城池。圍城五年,宰相賈似道坐視不救,以致糧盡援絕,尸骨枕藉,最后宋將呂文煥舉城投降。《醉歌》云:“呂將軍在守襄陽,十載襄陽鐵脊梁。望斷援兵無消息,聲聲罵殺賈平章(指賈似道,時為同平章事)。”襄陽一失陷,便敲響了整個宋王朝的喪鐘。從此,元兵勢如破竹,沿江東下,很快就占領(lǐng)了整個江南。對這樣…個歷史轉(zhuǎn)折性的大事件,時人憤慨難述,將其編成歌曲小調(diào),到處傳唱。此夜傳入耳鼓,詩人和宮女掀起了巨大的內(nèi)心波浪。歷歷往事,紛至沓來,百感交集。詩人仍然不明確點(diǎn)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余地。
全篇仿佛都是冷靜、客觀的旁述,但強(qiáng)烈的主觀情感到處可見。精煉含蓄的語言構(gòu)成了深邃的意境,傾訴了無窮的悲痛,寄托了詩人深沉的故國哀思。
上一篇:張宏生《渡江云》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諸葛憶兵《湖州歌(其五)》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