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塞鴻秋》言情贈友詩歌
代人作(二首選一)
起初兒相見十分忺①,心肝兒般敬重將他占②,數年間來往何曾厭?這些時陡恁的恩情儉③,推道是板障柳青嚴④;統鏝姨夫欠⑤;只被這俏蘇卿拋閃煞窮雙漸⑥。
本篇以“代人作”為題,現在已無法弄清是代誰而作。作者以自述的口吻,白描手法,剖露了一位男青年遭到所歡冷淡之后的內心活動,俚俗生動,曲折感人。
這首小令的結構布局,很別致新穎。全篇共七句,竟用六句寫男主人公的內心活動,一句交待緣由。而這一句,既沒有按照顧敘法放在篇首,也沒有按照倒敘法放在結尾,卻放在第四句,恰在中心,好似腰間的束帶,把全篇分成了既有聯系而又有區別的上下兩層。“這些時陡恁的恩情儉”,明確交待了最近對方突然疏遠了男主人公。上下兩層各三句,緊緊圍繞這意外的變故,描述了男主人公的內心活動。這樣的安排布局,恰切地體現了主人公思前想后,心緒煩亂的狀況,做到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前三句,寫主人公突然被女方冷遇之后的自我反思。“起初兒相見十分“忺”,是他對最初相愛的回憶。“一分忺”,是寫女方其時異常興奮的情態,與現在的“恩情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引起了主人公的疑惑不解。“心肝兒般敬重將他占”,是處在困惑之中的主人公自省的結果。由此可知,他的思想活動過程當是:女方的態度突變,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真心愛她?是不是對她有不恭之處? 反復回查的答案是:沒有。自己敬她,愛她,猶如“心肝”一祥。正因為如此,自己才能“將他占”。一個“占”字,表明主人公贏侍了女方的專愛,沒有第三者介入。“數年間來往何曾厭?”是他對兩人相愛以來女方態度的回想。“何曾厭”,用反問式肯定地指出,想來想去,那女方從來沒有流露過不滿意的情緒。“數年間來往”,強調說明多年來一直如此。這一句,不但補充了首句“起初兒相見十分忺””,而且以“數年間”與中心句的“這些時”相對照,寫出了變故大起大落的突然性,進一步加深了回思中的疑惑不解。
后三句,寫主人公對女方疏遠自己原由的猜想。作者用 “推道是”三字領起,寫了三種推測。“板障柳青嚴”,是說那女子的母親可能有意設置障礙,對她的行動嚴加約束;“統鏝姨夫欠”,是說也可能是錢財闊綽的男子在諂媚她。這兩種推測,都沒有把變故的責任推諉給女方,尤其是第二種估計,多少還帶有幾分情敵的嫉妒。可見,主人公仍然深情地愛著那位女子,不存疑心。因此,他以為,那女子對自己的冷遇,就好像美麗的蘇卿暫時拋棄窮書生雙漸一樣。這一推測,是他多方思索之后對愛情的突然波折所作的詮釋,也隱含著他對重新和好的希望。顯然,主人公是位“寧肯人負我,我也不負人”的癡情漢!
注釋
①忺 (xian): 高興,適意。②般,那樣。③陡: 突然。恁的: 這祥。恩情儉: 指愛情關系淡薄。④推道: 估計。板障: 即屏風,此指障礙。柳青: 元人歇后語。指代 “娘”,因其時流行有 《柳青娘》曲,所以提及 “柳青”就引出歇后語 “娘”。⑤統鏝: 錢財豐盛。 姨夫: 兩男共占一女。 欠: 躬身, 殷勤恭敬貌。⑥拋閃: 拋棄。 煞: 語尾助詞。此句化用當時廣為流傳的蘇卿與雙漸相愛的故事。廬州妓女蘇卿與書生雙漸往來頻繁,情深意摯。后來,雙漸赴京應考,蘇母愛財,私嫁蘇卿與一茶商,船經金山寺,蘇題怨詩于壁上。 雙漸中進士后, 于金山寺見壁上詩, 訴于官, 遂與蘇卿重結為夫妻。
上一篇:《[商調]集賢賓》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越調]·寨兒令》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