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紹培
欲為皇王服遠戎, 萬人金甲鼓鼙中。
陣云黯塞三邊黑, 兵血愁天一片紅。
半夜翻營旗攪月, 深秋防戍劍磨風。
沈彬
謗書未及明君, 臥骨將軍已歿功。
在唐人的邊塞詩中,這首詩寫得特別雄壯豪邁。它通過對邊防將士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的描寫,熱情地歌頌了他們為保衛祖國,英勇戰斗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對統治者忽視邊防將士的功績進行了譴責。
詩一開始就以豪邁的筆調表現了邊防將士們,為了保衛祖國英勇赴敵的戰斗豪情。“欲為皇王服遠戎,萬人金甲鼓鼙中。”在古代人們往往把皇帝作為國家的代表,因此這里的皇王,也就是指的國家。服遠戎,即保衛邊疆。意思是說:為了保衛祖國邊疆,在那千軍萬馬激烈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赴敵。
中間兩聯,緊承首聯極力渲染戰斗的殘酷與生活的艱苦,用以表現邊防將士們卓越的精神。“陣云黯塞三邊黑,兵血愁天一片紅。”這兩句對仗工整、相對成文。陣云即戰云,或者說殺氣,是形容戰爭激烈氣氛的。高適《燕歌行》就有“殺氣三時作陣云”之句。三邊,漢代的幽州,并州,涼州都地處邊塞,稱三邊。后來人們也就把邊疆泛稱三邊。兵血,即沾滿鮮血的武器。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戰爭激烈,殺氣沖天,整個邊塞天昏地暗,鮮血染紅了兵刃、染紅了大地。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劍磨風。”寫戰斗生活的艱苦、氣候條件的惡劣,也是相對成文。翻營即行軍。這在唐詩中運用很多,如“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劉禹錫)“黃沙北風起,半夜又翻營。”(張籍)“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王建)用半夜自然不是單指一個夜晚,用深秋自然也不是單指一個深秋。而是一種概括語,概指常年累月。意思是說他們的生活異常艱苦,經常半夜行軍,戰旗在月光中攪動,氣候也很寒冷,秋天寒風凜冽,刀劍也好象要在風中磨礪一樣。
上面兩聯,詩人用相對成文的筆法,極精煉地概括邊防將士的戰斗生活,展示了他們的功績。但是這種功績卻得不到統治者的承認,不但無功,相反獲罪。“謗書未及明君,臥骨將軍已歿功。”謗書,即攻擊誹謗別人的書函,典出《戰國策·秦策二》:“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燕(ruò)焚燒之意。意思是說謗書沒有被燒掉。樂羊的功績得不到承認,相反受到攻擊。這里邊防將士們的功績也是如此,還未等到皇帝承認,將士們已經骨橫沙場了。譴責得又是何等深刻,語意又是何等沉痛!
上一篇:李廷先《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梁鑒江《八聲甘州》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