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隋宮①》唐詩賞析,《隋宮》原文與注釋
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②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③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④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⑤
【注釋】 ①隋宮:隋煬帝開鑿運河,從洛陽到江都 (今江蘇揚州),沿河修建行宮四十余所。本篇指建在江都的江都宮、顯福宮和臨江宮等。②紫泉:即紫淵,水名,流經長安北,因避唐高祖李淵諱,改稱紫泉。此處代指長安。蕪城:即江都。③玉璽:皇帝的玉印,傳國之寶,是國家權力的象征。日角:指唐高祖李淵。“中庭骨起狀如日” 謂“日角”,日角為帝王之相。李淵未作皇帝前,唐儉謂其 “日角龍庭”,要作皇帝。錦帆:指隋煬帝的游船。《開河記》: “煬帝御龍舟行江都,舳艫相繼,錦帆過處,香聞十里。” ④腐草無螢火:古人認為腐草化螢。隋煬帝曾放螢為樂。《隋書》: “大業末,天下已盜起,帝于景華宮征求螢火數斛,夜出游山,放之,光照巖谷。” 垂楊:隋煬帝鑿通運河后,下詔在河岸廣植柳樹。《隋書》: “煬帝自板渚引河作街道,植以楊柳,命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⑤陳后主、后庭花:陳后主即南朝陳朝最后一個皇帝陳叔寶,他沉溺聲色,荒淫無恥。《后庭花》 即陳后主作的舞曲 《玉樹后庭花》,被后人斥為亡國之音。隋煬帝楊廣為太子時,曾以此指責陳后主的荒淫。相傳隋煬帝游江都時,曾在夢中與死去的陳后主及其寵妃張麗華等相遇,請張麗華舞了一曲 《玉樹后庭花》。
【鑒賞】 隋煬帝三下江南,勞民傷財,荒淫無度,詩人曾多次寫詩抨擊。本詩借詠隋宮,諷刺了隋煬帝的荒淫亡國。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首聯寫隋煬帝不問國事,只圖享樂。長安巍峨的宮殿都被籠罩在煙霞中閑置,卻想把江都當作帝王的家了。都城長安皇宮的蕭索與江都的繁榮形象地表明隋煬帝沉醉在江南的旖旎和安逸里,不理朝政,這是一個朝代走向衰敗的開始。詩人的用詞很講究,“紫泉”、“煙霞”,給人斑斕、瑰麗的印象。
如果不是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淵手里,錦帆應該是飄到天涯去了吧。隋煬帝的游船以宮錦作帆,極其奢華。一艘艘掛著錦帆的大船浩浩蕩蕩地開向天邊的情景,該是多么壯觀,頷聯大膽設想,以此諷刺隋煬帝的窮奢極欲。
頸聯寫隋亡以后大運河邊的情形。一切不過是過眼煙云,昔日的繁華擋不住今日的荒涼,那些自然的風物,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隋煬帝曾搜羅螢火蟲,晚上游山時放出來,螢光照亮山谷,還在江都宮里建了一個“放螢苑”,到今天腐草里已經見不到螢火蟲了;隋煬帝曾下詔大種柳樹,想當年楊柳依依,綠影千里,香車畫舫出游時,鼓樂喧天,何等盛況,而今長年累月,低垂的楊柳上只有黃昏時分棲息的烏鴉,又是何等凄清。詩人巧妙化用兩個典故,暗寓隋煬帝荒淫亡國。
陳后主是因為荒淫而亡國,隋煬帝目睹其遭遇并曾予以批評,但自己卻不吸取教訓,終于踏上同樣的亡國之路。而今兩人均已作古,地下若是有知,隋煬帝碰到陳后主,難道適宜再問《玉樹后庭花》 嗎! 也不會再請張麗華舞一曲《玉樹后庭花》 了吧?尾聯以調侃的口吻,對隋煬帝的重蹈覆轍進行嘲諷。構思奇妙,想象豐富,典故的使用渾然無痕。
本詩是一首詠史詩,詩歌的諷刺鋒芒是很犀利的,但并不直接議論,而以典型的事例,塑造鮮明生動的形象,含蓄、巧妙地表達,慷慨激昂寓于蘊藉優美、詼諧幽默中,猶如平靜的海面,暗流洶涌,表面卻不動聲色。
上一篇:《杜甫·閣夜》唐詩賞析,《閣夜》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飲中八仙歌》唐詩賞析,《飲中八仙歌》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