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敏
白羽出揚州, 黃旗下石頭。
六雙歸雁落, 千里射蛟浮。
河上三軍合, 神京一戰收。
祖生多意氣, 擊楫正中流。
顧炎武
《京口即事》共兩首,此詩為第一首。作者在詩題下自注,作于乙西,即順治二年(1645)。
1644年,明朝為李自成起義軍推翻。同年,吳三桂引清兵進關,入主北京。在南京,馬士英等擁立福王成立了南明政權。十二月,顧炎武被任命為兵部司務;來年春,他承命至京口,作此詩。
京口,即今日的江蘇鎮江,與揚州的瓜州隔江相望,歷來為兵家必爭的江防要地。著名抗清將領史可法派兵鎮守瓜州,這對當時抗清意志日益高漲的南方漢族人民,無疑是巨大的鼓舞。
“白羽出揚州,黃旗下石頭。”白羽,即白羽扇。裴啟《語林》載,諸葛亮與司馬懿對陣,諸葛亮以“白羽扇指揮三軍”(見《太平御覽》卷七百二引)這里代指史可法。揚州系史可法的軍隊所駐之地。黃旗,象征弘光帝福王?!端螘し鹬尽吩唬骸包S旗紫蓋見于斗牛之間,有天子氣。”石頭,石頭城,即南京。全句寫南明皇帝新即位,抗清的軍隊出師。“六雙歸雁落,千里射蛟浮。”這兩句分別用了兩個典故,作者意在贊嘆君王賢明,主將英武。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國有個善射的能手,頃襄王召他來詢問,射手說,希望大王不要以獵人射得歸雁六雙為意,而要“以圣人為弓,以勇士為繳,時張弓而射之,此六雙者,可得而囊載也?!薄稘h書·武帝紀》載,元封五年,武帝自出潯陽,“浮江,射蛟江中,獲之?!薄昂由先姾希窬┮粦鹗铡?,二軍浩蕩,肅整壯觀,為作者親眼所見,由此堅定了勝利的信心,認為神京一戰即可收復。神京,指北京。這一聯作者用“三軍合”、“一戰收”間的數字反差,寫出了氣勢,寫出了力度,將詩情推向了高潮。“祖生多意氣,擊楫正中流”,祖逖是晉元帝時的名將,曾興師北伐,由瓜洲渡至江中,擊楫發誓,一定要恢復中原。這里,作者以此激勵、贊揚處于抗清最前沿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典故用得極為精當。
顧炎武一生注重氣節,“無為異國臣子”堅持始終。寫此詩時,詩人三十二歲,正值年輕氣盛,所以寫出“河上三軍合,神京一戰收”的詞句,大好的形勢使詩人充滿了樂觀和信心,少年人的風發意氣縱貫全詩?!白嫔嘁鈿?,擊楫正中流”,正是這種情緒支配下一氣呵成的句子,氣勢宏大,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上一篇:張晶《井中心史歌》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霍然《京邸秋感》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