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朝時篇)》言情贈友詩歌
昭昭朝時日②,皎皎晨明月③。
十五入君門④,一別終華發⑤。
同心忽異離⑥,曠如胡與越⑦。
胡越有會時,參辰遼且闊⑧。
形影雖仿佛⑨,音聲寂無達⑩。
纖弦感促柱(11),觸之哀聲發。
情思如循環(12),憂來不可遏(13)。
涂山有余恨(14),詩人詠 《采葛》(15)。
蜻蛚吟床下(16),回風起幽闥(17)。
春榮隨露落(18),芙蓉生木末(19)。
自傷命不遇(20),良辰永乖別(21)。
已爾可奈何(22),譬如紈素裂(23)。
孤雌翔故巢(24),星流光景絕(25)。
魂神馳萬里(26),甘心要同穴(27)。
傅玄以 《楚調曲》 中的 《怨歌行》 所寫的樂府詩 《朝時篇》 ,“蓋傷 ‘十五入君門,一別終華發’ ,不及偕老,猶望死而同穴也。” (郭茂倩 《樂府詩集》 卷四十一 《解題》 )作者對女主人公的長期夫妻別離以及始終不渝的愛情,進行了委婉曲折精心周到的刻畫,能夠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和深深的感染。
《朝時篇》 開頭兩句,不僅展現了女主人公的芳容,而且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心靈之美。“昭昭朝時日,皎皎晨明月”,把女主人公烘托成像旭日初升般的艷麗,亦如晴空曉月那樣的皎潔,簡直超凡脫俗,怎不令人景仰?這與宋玉《神女賦》 所描繪的“其始出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完全可以媲美,并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女主人公在十五歲的妙齡年華,出嫁給情投意合的郎君,幸福伊始,樂何如之; 來日方長,該有多少遐想?誰知 “同心忽異離”,猶如當頭棒喝; 一個“忽”字,說明絕非始料所及。這一分別,空守深閨,磨掉了青春,長出了滿頭白發,但仍天隔一方,不得團圓。“一別終華發”,不難想象在這漫長歲月,個中應蘊含著多少辛酸! 詩人用 “曠日胡與越”來比擬夫妻相距的遼遠,似乎意猶未盡,緊接著又用“胡越有會時,參辰遼且闊”來加以引申。因為胡人、越人,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但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還偶有相遇合的時機,可是他們恩愛夫妻卻像天上的參、辰二星,再也不能見面。這當然就更加深了相思之苦! “形影雖仿佛”,說明夫君的形影總是縈繞心頭,但是“音聲寂無達”,卻無法進行語言交流,于是想用彈琴排遣自己的苦悶,不期然“纖弦感促柱,觸之哀聲發” ,真是借琴消愁愁更愁了。綿綿情思,循環往來,永遠不可遏制。作者用 “涂山有余恨,詩人詠 《采葛》 ”兩個典故,繼續加深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心理描繪。《詩·王風·采葛》 反復詠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天不見,本來時間是短暫的,已覺不堪忍受,那么,“一別終華發”豈可用言語來表達? 《呂氏春秋》 說:“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大禹與涂山氏新婚四天就離家而去,為了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但終于團圓,似此涂山氏尚有余恨,而女主人公“一別終華發”,怎不痛心! 古今對比,當是不言而喻。
秋風蕭瑟,白露為霜,時序移易,每使游子思鄉。“蜻蛚吟床下,回風起幽闥。春榮隨露落,芙蓉生木末”,雖寫出了節氣的變化,如“蜻蛚吟床下”,是《詩·豳風·七月》 中的“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蛻化,“春榮隨露落”,亦指 《禮記·月令》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的孟秋之月,更與 《古詩十九首》 中的“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有著相通的意境。本來貌如春華的女主人公,現在已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但在深閨之中,仍然獨自飽受凄涼旋風的侵襲,對相親相愛而遠離的夫君,將如“芙蓉生木末”那樣,可望而不可求。只能自傷生不逢時,良辰美景永遠難再。“已爾可奈何”,說明回天乏術,還得繼續苦挨孤寂的生活。“譬如紈素裂”,就像西漢被成帝拋棄的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 那樣,用紈素裁制的團扇,到了秋天便被 “棄捐篋笥中”,而使 “恩情中道絕”了。
《朝時篇》最后四句,是對女主人公的不幸與執著的愛情進行了集中的概括。“孤雌翔故巢”,形象地說明女主人公好似一只失掉伴侶的雌鳥,一直孤單地固守在家中, 幻想著夫君能夠乍然從天而降, 可是 “星流光景絕”, 夫君卻如天上的流星,轉瞬即逝,毫無蹤跡可尋。但女主人公始終戀戀不舍,仍然“魂神馳萬里”,愿意上下求索; “甘心要同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即令是死,也要死在一起,葬在一起。這與 《詩·王風·大車》所謂 “穀 (生)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精神相通,都是表示執著的始終不渝的愛情。
本詩濃墨重彩抒寫妻對夫的恩愛,關于夫對妻的態度卻惜墨如金,只用“同心”二字作為點睛之筆。《古詩十九首》 中的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詩·邶風·谷風》 中的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皆用 “同心”表現夫婦情感融洽,非同一般的關系。所以在 《朝時篇》 中有了 “同心”二字,也就可以知道妻子對丈夫的懷念是有其共同的堅實的基礎的,并不是一廂情愿。女方所以那樣執著,“涂山有余恨”一句,或許能夠窺出一點奧秘。原來男方可能屬于令人景仰的公而忘私的大禹一類的英雄,離別時間越長,越顯得男方人格的高尚,也就愈加值得懷念。鑒于作者有著疾惡如仇的品格,對婦女的不幸有著深切的同情,如果男主人公不是個道德高尚的人,就不值得傾注全部感情去歌頌女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了。
注釋
① 《怨歌行》: 樂府 《楚調曲》 名。②昭昭: 光明。朝: 日出之時。③皎皎: 潔白。晨明月: 曉月。④入: 嫁。⑤終: 竟然。華發: 白頭。⑥異離: 分離。⑦曠: 遙遠。胡與越: 胡在北方,越在南方。⑧參辰: 即參星與商星,前者居西方,后者在東方,出沒兩不相見,以喻夫妻兩無相會之時。⑨仿佛:依稀如在目前。這是想象中的話。⑩寂: 靜寂。達: 通。(11)纖弦: 琴上的細弦。促柱: 擰緊柱上的弦。把弦上緊,其聲則悲。(12)循環: 沿著環形運轉,總是反復不絕。(13)遏: 止。(14): 涂山: 指夏禹之妻涂山氏。以禹治水,使夫妻長期分居。(15)《采葛》: 《詩經·王風》篇名,抒發思念情殷,“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未久而似長久的情懷。(16)蜻蛚: 蟋蟀之一種。《詩·豳風·七月》 :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喻時令漸寒。(17)回風: 旋風。幽闥: 深閨之內。(18)春榮: 春花。隨露落: 隨天涼而凋落。(19)芙蓉:蓮花,本生水中。《楚辭·九歌·湘君》 : “搴芙蓉兮木末” ,喻所求而無所得。(20)不遇: 時運不佳。(21)乖: 離。(22)已: 此。(23)紈素: 精白的細絹。裂: 裁制。本句化用班婕妤 《怨歌行》 :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 動搖微風發。 ……棄捐篋中, 恩情中道絕。 ” (24)孤雌: 失去伴侶的雌鳥, 喻己長期與丈夫不得團聚,類于寡婦。翔: 止。(25)星流: 喻丈夫如天上的流星,轉瞬即逝。光景絕: 光明斷絕,再也看不到了。(26)魂神: 靈魂。(27)甘心:自覺自愿,樂意。要: 求。同穴: 同埋在一座墳墓之中。《詩·王風·大車》: “死則同穴。”
上一篇:《憶昨行寄吳中故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悼亡詩(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