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基
【作者介紹】
劉基(1311—1375),字伯溫,青田(今屬浙江)人。少年時入郡庠學《春秋》。至順進士。曾任江西高安縣丞等職。至正八年(1348),曾入臺州方國珍之幕,因與上司主見不合,被罷職,優游于紹興山水間,后又出仕元朝。朱元璋攻占浙東,劉基與宋濂等應召至南京,申陳時務,參與機要,自此成為開國功臣,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他比朱元璋年長十七歲,朱元璋登位時,獨尊稱他為伯溫老先生,其時劉基五十七歲。他曾作《老病嘆》詩云:“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那末確實顯得老態龍鐘了。
洪武四年(1371),明廷以汪廣洋為右丞相,胡惟庸為左丞相。汪、胡對劉基本銜恨,乃向明太祖借故中傷。“帝雖不罪基,然頗為所動,遂奪基祿”(見《明史》本傳)。不久令基歸老,詔書中有“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惡言不出”云云,已露譴責之意。太祖好猜忌,事亦不足奇,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五,即有“君臣之際難矣哉”之嘆。
洪武八年又居京。正月患病時,胡惟庸曾挾醫視疾,飲其藥二服,有物積腹中如拳石。至四月間,遂卒于故鄉。
洪武二十三年,太祖曾對劉基次子劉璟(字仲璟)說:“劉伯溫,他在這里時,滿朝都是黨,只是他一個不從,他吃(給)他毒蠱了。”又說:“劉伯溫他父子兩人,都吃那歹臣每害了(劉基子劉璉,為胡惟庸黨所脅,墮井死)。我只道他老病,原來給蠱了。”(《劉仲璟遇恩錄》)則劉基之被毒斃,當是事實。
劉基有《誠意伯文集》。他是明初越派詩的先驅。其作品以樂府、古體為最勝,寫法亦錯綜變化。有的高古,有的明媚。《感時》詩如“十羊煩九牧,自古貽笑嗤。任賢茍不貳,多人亦奚為”,亦深于治道之言。《二鬼》詩長達一千二百言,瑰異奇詭,有如劉叉。二鬼指他自己和宋濂,當是隱抒朋黨傾軋下內心的苦悶。他與高啟,都開了明詩的風氣,但劉的才情不如高。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三說:明開基詩,唯有劉基,明遺民詩,唯有顧炎武,“首尾兩家,誰與抗手?”他比高啟年長二十五歲,就年齡而言,以劉基為開基,原無不可。潘氏又說:“明詩不可以輕心抑之也。”這話更有道理。
總之,就政治生活和創作實踐兩方面都有這樣突出的成就來說,有明一代,劉基是屈指可數的一位。
上一篇:《陳子龍》詩賞析
下一篇:《唐寅》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