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玄燁·瀚海》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積沙流絕塞,落日度連營。①
戰伐因聲罪,馳驅為息兵。
敢云黃屋重? 辛苦事親征。②
【注釋】 ①絕塞: 遙遠而荒無人煙之邊塞。②黃屋:古代帝王之車,此代指皇帝。
【鑒賞】 玄燁,年號康熙,是我國歷史上愛國有為的皇帝。他八歲繼皇帝位,十四歲親政,立即從內政、外交進行治理整頓。他刷新政治,限制滿族貴族的特權,選拔漢人進入中央領導機構; 在經濟上下令停止圈地,獎勵墾荒,興修水利,減免賦稅; 平定了 “三藩”(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的叛亂; 統一了臺灣,再設臺灣府。抗擊了沙俄的侵略,并于1689年簽訂了 《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雙方的邊界,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可是,沙俄是不甘心于失敗的。他多次唆使和慫恿新疆地區的反動貴族噶爾丹于1690年以追擊漠北蒙古族為名,悍然進攻內蒙古,發動了反對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亂。康熙得此消息后,憤怒地指出:“搗其巢穴”,“方為萬年之計”。他親領大軍,三次親征,噶爾丹徹底失敗自殺。后又平定了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在沙皇唆使下的叛亂,這樣才鞏固了國家的邊防和統一。《瀚海》一詩寫在康熙第二次征討噶爾丹叛亂的途中。在詩中,抒發了他親率正義之師,不辭征戰辛苦,履被浮沙,急急趕路,為維護祖國統一而戰的高尚的愛國精神。
詩題“瀚海”,指新疆一帶的戈壁沙漠。第一、二句: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點明率大軍親征的時間與地點; 第三、四句寫征戰路上的艱辛: “積沙流絕塞”,征途上,厚重而無邊的沙漠一直延伸到遙遠的邊塞,而西下的 “落日”越過了大片連接的營帳。在渺無人煙、一片黃沙的大漠里,怎不叫人感到凄涼悲壯! 故三、四句在寫景中融結了悲愴之感! 第五、六句: “戰伐因聲罪,馳驅為息兵”,交代率兵親征的原因是“因聲罪”,是為了討伐叛亂者的罪行,即討伐噶爾丹在沙俄支持下的叛亂之罪。“馳驅”沙漠是為了 “息兵”,制止戰爭,讓民眾安居樂業。第七、八句: “敢云黃屋重,辛苦事親征”,意思是說,怎敢稱當了皇帝就特別貴重,為了國家的統一自己也要冒苦親征啊! 表明了他親征平叛的高尚目的。
全詩質樸自然,敘事、描寫、說明、抒情自然結合。但平中見奇,平中有意,充分表現一代賢明帝王不畏艱辛,為祖國統一而征戰的高尚情懷!
文章作者:白崖
上一篇:愛國詩詞《林伯渠·游愛晚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史可法·燕子磯口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