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賀鑄·六州歌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①。肝膽洞②,毛發聳。立談
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③。推翹勇④,矜豪縱。輕
蓋擁⑤,聯飛鞚⑥,斗城東⑦。轟飲酒壚,春色浮寒
甕,吸海垂虹⑧。閑呼鷹嗾犬⑨,白羽摘雕弓,狡穴
俄空⑩。樂匆匆。似黃粱夢(11)。辭丹鳳,明月共,
漾孤蓬。官冗從, 懷倥傯, 落塵籠(12)。 簿書叢(13), 鶡
弁如云眾(14),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15),
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16),劍吼西風。恨登
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17)。
【注釋】 ①五都: 泛指國內繁華著名的都市。東漢曾以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五都,唐朝曾以長安、洛陽、鳳翔、江陵、太原為五都。②洞: 洞徹,明白。指肝膽照人,赤誠相待。③一諾千金: 語出 《史記·季布列傳》所引楚地諺語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④翹勇: 突出的勇敢。⑤蓋: 車蓋,代指車。⑥鞚: 有嚼口的馬絡頭,代指駿馬。⑦斗城: 小城。⑧吸海垂虹: 形容豪飲狀況,像大鯨魚在海中吸水,又像虹垂地吸水。杜甫 《飲中八仙歌》: “飲如長鯨吸百川。”劉敬叔 《異苑》記載了一個傳說: 有一道長虹垂到薛愿的酒缸中飲酒,薛愿用車運酒供應,酒倒進去便馬上被吸干。⑨嗾(sou): 呼使獵犬的聲音。⑩狡穴: 狡兔有三穴,泛指各種野獸巢穴。(11)黃粱夢: 指過去的豪俠生活如同夢幻。沈既濟 《枕中記》: 有盧生熱衷功名,在邯鄲旅舍遇見道生呂翁,呂翁授枕給盧生,盧生酣睡,夢入枕中,歷經榮華與宦海風濤,夢醒時旅店主人的黃粱飯還沒有煮熟。盧生因而覺悟。(12)冗從: 散職侍衛官。倥傯 (kong zong): 事務迫促、匆忙。塵籠: 比喻官場。陶淵明 《歸園田居》: “誤落塵網中?!?13)簿書: 指各種官府公文。(14)鹖弁 (he bian): 武官的帽子,指代武官。(15)笳鼓: 皆軍中樂器。漁陽: 郡名,在今河北薊縣一帶。唐安史之亂,即從漁陽爆發。白居易 《長恨歌》: “漁陽鼙鼓動地來?!?16)長纓:長繩?!稘h書·終軍傳》記載,南越反叛,終軍向朝廷請求: “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碧祢湥罕局感倥??!稘h書·匈奴傳》: “胡者,天之驕子也?!贝酥府敃r侵擾宋朝的遼 (契丹)與西夏。(17)七弦桐: 七弦琴,桐木是制琴的上等木料,古以 “桐”代“琴”。歸鴻: 飛回北方去的鴻雁。嵇康《贈秀才人軍》: “目送征鴻,手揮五弦?!?/p>
【鑒賞】 “六州歌頭”本是鼓吹曲名,是一種反映邊塞地域景象的樂曲。六州指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賀鑄最早用這種樂曲填詞,抒寫少年時代的豪俠生活與晚年希望為國抗敵而無路請纓的悲憤。從此,“六州歌頭”便成了豪放派詞人喜歡使用的詞調之一。如張孝祥《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劉過《六州歌頭》 (鎮長淮) 等都是豪放派愛國詞中的名作。即此一端,也可顯示賀鑄此詞的歷史地位。
本詞上闋回憶少年時代的豪俠生活。“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為上闋詞眼(即中心句)。接著便鋪敘這群青年俠士的豪放生活: 肝膽相照,一諾千金,勇敢尚武,駕輕車,騎駿馬,縱情豪飲,彎弓射獵。詞人或白描,或用典,將場面寫得有聲有色,洋溢著歡快、熱烈的青春氣氛。
下闋用 “似黃粱夢”一句,總結上文,急遽轉折,引起下文。接著便鋪敘嚴峻的現實境遇: 離開京城 (詩人早年在汴京任右班殿直,不久調到外地任職,丹鳳門為長安城門,這里代指汴京城門),流浪外地,整天忙于繁雜的事務,陷在公文堆里,壯志不能施展。同僚的武官們也是一樣,只能“供粗用”。那么,是否國家太平無事呢?不是。北方有遼、西夏等強敵壓境,“笳鼓動,漁陽弄”,敵人不斷侵擾邊疆??墒?,朝廷一味姑息、妥協,屈辱求和,使英雄不能為國出力,滿懷悲憤?!皠鹞黠L”,用移情手法,真切地抒發內心的悲憤。登山臨水,目送歸鴻,則融典故于白描手法之中,寫出對北方邊境的關切,洋溢著愛國的激情。
詞的上下闋對比強烈:豪俠尚武的凌云壯志,與委瑣平庸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又與宋王朝文恬武嬉、對外屈辱求和的政策形成巨大反差。這便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既抒發個人壯志難酬的苦悶,更抒發了愛國志士報國無門的深沉悲憤。宋王朝一直重文輕武,積貧積弱,對外族侵略采取屈辱茍安的態度,對內壓抑主戰愛國的人士;而廣大愛國志士,在內外高壓下,愛國激情更加高漲,噴薄四射。所以,宋詩、宋詞愛國作品之多,是空前的,陸放翁、辛棄疾便是其中的兩面旗幟。賀鑄此詞能較早地反映出這種時代精神,便是它難能可貴之處。
此詞在句式用韻上頗有特色,即句促韻密。全詞三十九句,三言短句達二十二句,用韻的達三十四句 (只有五句不押韻)。韻腳字屬響亮的“東”部韻(平、上、去互押)。這就跟內容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種蒼涼悲壯的風格。
文章作者:陳蒲清
上一篇:愛國詩詞《陳與義·傷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張孝祥·六州歌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