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楊振鴻·步廣通縣知縣沈劍侯原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破碎河山陸沉久,招魂剩有劫余身。②
漫將祖國興亡事,付與東西南北人。
【注釋】 ①廣通縣: 舊縣名,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東部,1960年撤消,并入祿豐縣。沈劍侯: 浙江人,名宋傳,同盟會會員。②陸沉: 比喻國土沉淪,非由于洪水,而是由于禍亂。語出 《世說新語·輕詆》。招魂: 古喪禮。舊時迷信謂招回死者的魂靈。
【鑒賞】 楊振鴻于1903年赴日留學(xué),1905年參加同盟會,次年回云南任職,創(chuàng)設(shè)公學(xué)會,設(shè)分會于各府、縣,聯(lián)絡(luò)志士,從事革命活動。當時,任云南廣通縣知縣的沈劍侯,也是同盟會員,是楊振鴻的革命同志。這首詩是楊振鴻步沈劍侯詩原韻的同志間的唱和之作。
其時,中國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受迫割地賠款,列強還肆無忌憚地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所以詩人在詩的開頭就發(fā)出了 “破碎河山陸沉久”的呼喊。
清末革命黨人接連不斷舉行武裝起義,楊振鴻發(fā)動和參加過多次,歷經(jīng)劫難,幸免于死。“招魂剩有劫余身”,是說許多革命烈士在武裝起義和革命斗爭中犧牲了,自己患難余生,要為死難烈士招魂。所謂招魂,不是像舊時迷信一樣,升上高屋,把死者的魂招回,而是后死者繼承革命先烈的業(yè)績,完成他們推翻清朝反動封建統(tǒng)治建立民主政權(quán)的遺志,以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
“漫將祖國興亡事,付與東西南北人”,祖國處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挽救災(zāi)難深重的祖國,必須喚起廣大群眾,詩人表示要將國家興亡的大事,昭示并托付給東西南北的全國同胞。詩人在此后與居正等創(chuàng)建《光華日報》,努力撰文宣傳革命,并在云南永昌 (清府名,治所在今云南保山縣,1913年廢)發(fā)動起義,用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在這首詩中許下的諾言。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愛國之情以及在起義暫時失敗后仍然堅持革命斗爭的旺盛斗志。
文章作者:馬達
上一篇:愛國詩詞《林景熙·枯樹》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孫蔚如·氣壯山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