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贝嗽笋R東籬《天凈沙》小令也。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校】
按,此則手稿無。
《二牖軒隨錄》選入此則。然文字有差異,作:“詞之元人,皆承南宋余緒,殆無足觀。然曲中小令,卻有絕妙者,如無名氏《天凈沙》云: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等語,非當時詞家所能道也?!?/p>
《宋元戲曲史》,“平沙”作“人家”,應是從《中原音韻》。
在王國維心目中,向來被士大夫所輕視的戲曲,具有與詩歌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曲錄自序》中,他說:“追原戲曲之作,實亦古詩之流?!彼Q“元之曲”與唐詩、宋詞一樣,“皆所謂一代文學”(《宋元戲曲史》)。元曲,當然包括元人散曲。這里所論是馬致遠的散曲《天凈沙》小令①。這首小令,選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最具有情緒性的意象,交相映襯,組成一幅蕭瑟秋意圖。凄清蒼涼的秋景與詩人羈旅天涯的疲憊心情相輝映融洽,意境渾融。前三句工對。句句押韻,“鴉”“家”平聲;“瘦馬”去上,一頓;“下”“涯”,頓而飏開。曲折頓挫,余味不盡。 周德清《中原音韻》譽之為“秋思之祖”。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稱之為“景中雅語”。王國維在這里品評曰:“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又在《宋元戲曲史》中品曰:“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边@是很精當的。唐人絕句,“以委曲含蓄自然為尚”(劉熙載《藝概·詩概》),渾圓一氣,言外悠然?!短靸羯场氛哂刑迫私^句的神韻。所以,“元人曲中小令,以無名氏《天凈沙》為第一”,是歷來已有的定評。
〔注〕 ① 按,這首小令是否為馬致遠所作,甚可懷疑。元刊本《樂府新聲》錄散曲一般署明作者,錄馬致遠散曲均署名。又,錄《天凈沙》11首,其中第2首為“枯藤老樹”曲,然這11首均無作者。元人盛如梓撰《庶齋老學叢談》卷中下,只說:“北方士又傳沙漠小詞三闋?!蔽刺嶙髡咝彰?。明刊本《詞林摘艷》多錄馬致遠曲,然卷一錄《天凈沙·秋思》署“無名氏”;周德清《中原音韻》錄此曲亦未署作者。唯晚明蔣一葵《堯山堂外記》卷六十八首先說:“馬東籬又有《天凈沙·秋思》,詞曰: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前三對,更‘瘦馬’二字去上,極妙,秋思之祖也?!鼻~和評語均來自《中原音韻》,唯增署作者為“馬東籬”。朱彝尊《詞綜》目錄署“無名氏”,正文里歸入“馬致遠”名下;清《御定詞譜》始歸入“馬致遠”散曲。王國維在撰寫《人間詞話》時,可能是根據《詞綜》等。迨至撰《宋元戲曲史》時,已閱過周德清《中原音韻》等書,對其作者提出質疑:“此詞《庶齋老學叢談》及元刊《樂府新聲》均不著名氏,《堯山堂外紀》以為馬致遠撰,朱竹垞《詞綜》仍之,不知何據?!薄端卧獞蚯贰泛汀抖卉庪S錄》中的《人間詞話選》,均又署為“無名氏”作?!短靸羯场返奈淖?,《庶齋老學叢談》作:“瘦藤老樹昏鴉,遠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斜陽西下,斷腸人去天涯。” 《御定詞譜》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凄風痩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王國維后來依據的是《中原音韻》本。這是一種嚴謹審慎的治學態度。今人多貿然斷定其為馬致遠作。
上一篇:“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久貧賤,轗軻長苦辛”:可謂淫鄙之尤.然無視為淫詞、鄙詞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詞人亦然,非無淫詞,讀之者但覺其親切動人;非無鄙詞,但覺其精力彌滿.可知淫詞與鄙詞之病,非淫與鄙之病,而游詞之病也.“豈不爾思,室是遠而”.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惡其游也.
下一篇: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劇,沉雄悲壯,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籟詞》,粗淺之甚,不足為稼軒奴隸.創者易工,而因者難巧歟?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讀者觀歐、秦之詩遠不如詞,足透此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