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
采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頻傳,穩(wěn)泛平湖任醉眠。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歐陽修歸隱潁州(今安徽阜陽)后,常到西湖游覽,并寫了一組《采桑子》詠西湖風(fēng)光,此詞為其中的第三首。
上片寫游湖經(jīng)過。詩人是以太子少師致仕退隱的,所以他游湖時“畫船載酒”、“急管繁弦”,一派富貴景象。“穩(wěn)泛平湖任醉眠”一句,既寫出了他功成身退后志滿意得的心情,又為下片描寫平湖美景作一鋪墊。
此詞的佳處在于下片。在平靜澄澈的水面上行舟,會給人以行于空中的感覺,這種現(xiàn)象早就被詩人們注意到了。陳代釋惠標(biāo)《詠水》詩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鏡中行。”唐人沈佺期《釣竿篇》云:“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也效之云:“春水船如天上坐。”而對于水天相映、澄澈透明的景象,謝靈運(yùn)也早已寫出“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的名句。當(dāng)歐陽修作此詞時,他當(dāng)然不會不想到古人的那些名句。此詞中“空水澄鮮”句與謝靈運(yùn)詩句只差一字,不會是出于巧合。然而歐陽修仍然做到了推陳出新:“行云卻在行舟下。”這句話看似容易,實則奇妙。第一,它不再如前人那樣用明喻說船如在天上,而是直說云彩在船底下飄行。釋惠標(biāo)等人的詩句因用了明喻而使讀者清楚地知道那不過是一種幻覺,而歐詞此句則只寫當(dāng)時的感覺而使人讀后恍如親臨其境。第二,此句用云的倒影來指代天的倒影,而且此云又是飄行之云,從而使形象更為鮮明,且有動態(tài)之美。由此可見,歐陽修雖然受到前人的啟發(fā),但他做到了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尾句也并非蛇足。詩人對云在舟下的美景賞之甚久,“俯仰留連”一番之后,理應(yīng)說明那是水中倒影,但他偏不說破,反而加上一句“疑是湖中別有天”。言下之意是,雖然在理智上已確知那是倒影,但仍然疑心湖中當(dāng)真另有一個天空。這就進(jìn)一步強(qiáng)調(diào)了湖水之澄澈、倒影之清晰,語句曉暢而詞意頗有跌宕之妙 。
上一篇:(唐)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萬俟詠《長相思·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