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
解題:本詩反映作者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隨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時也應求新求變,并非只有七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詩人。
課文注譯
李杜(2)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3)數百年。
(1)選自 《甌北集》 卷二八。 《甌北集》 中以 “論詩” 為題的詩頗多, 其中尤以五首七絕最為有名 。 這里選的是其中第二首。 趙翼 (1727—1814), 字云崧, 號甌北, 陽湖 (現在江蘇常州) 人, 清初著名史學家, 著有 《廿二史札記》。 (2) 〔李杜〕 指李白、 杜甫。 (3) 〔風騷〕 指 《詩經》 中的 “國風” 和屈原的 《離騷》。 后來把關于詩文寫作的事叫 “風騷”。 這里指在文學上有成就的 “才人” 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文章鏈接
己亥雜詩(其二)
龔自珍
解題: 本詩借用 “萬馬齊喑” 比喻清王朝政治腐朽, 扼殺人才, 到處死氣沉沉的情況, 反映了作者要求改變現狀的思想。
九州(2)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3)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4),
不拘一格(5)降人材。
注釋:
(1) 〔己亥〕 清道光十九年 (1839)。 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 寫成短詩三百一十五首, 題為 《己亥雜詩》。 本詩是其中第二首。 龔自珍, 又名鞏祚, 號定盦, 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市) 人, 清代進步的思想家和文學家。 (2) 〔九州〕 相傳古代中國分為九州, 后來泛指全中國。 (3) 〔喑 (yīn)〕 啞。(4) 〔抖擻〕 振作精神。 (5) 〔不拘一格〕 不拘守一定的規格, 意即不必依照舊規格。
譯文:
要使得全中國能夠生氣勃勃,
就得依靠一場急風驚雷來震懾一下,
千萬匹馬都啞了非常可悲。
我奉勸老天爺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拘守一定的規格來選拔人才。
上一篇:約客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桃花源記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