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浪士
【出典】 《新唐書》卷一四三《元結傳》:“(結)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為稱。天下兵興,逃亂入猗玗洞,始稱猗玗子。后家瀼濱,乃自稱浪士。”
【釋義】 浪士,指元結。元結性情誕漫,嘗自號“浪士”。
【例句】 行擁一舟稱浪士,五湖春水如天。(賀鑄《臨江仙》[暫假臨淮東道主]528)這里借元結之號以自稱,表現性情之放誕不拘。
詩詞典故·浪士
【出典】 《新唐書》卷一四三《元結傳》:“(結)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為稱。天下兵興,逃亂入猗玗洞,始稱猗玗子。后家瀼濱,乃自稱浪士。”
【釋義】 浪士,指元結。元結性情誕漫,嘗自號“浪士”。
【例句】 行擁一舟稱浪士,五湖春水如天。(賀鑄《臨江仙》[暫假臨淮東道主]528)這里借元結之號以自稱,表現性情之放誕不拘。
上一篇:典故《款門不問誰家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浪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